石圍塘站 (鐵路)
中国广州市的铁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圍塘站是廣茂鐵路線上的一座已停用的二等站,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石圍塘路,於1903年投入使用,是廣州現存最古老的火車站[1],隸屬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肇慶車務段管轄。現時該站不辦理客貨運服務。
歷史


石圍塘站原為廣三鐵路的起點車站,選址設在珠江交叉口東南岸的原芳村石圍塘,由美國合興公司於1901年11月動工興建,190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初期車站只提供客運,不辦理貨物託運,由於石圍塘與城區之間沒有橋,進出的旅客只能沿着車站遮陽避雨的雨棚直接走進碼頭,擺渡過江[2]。抗日戰爭爆發後,工人們為防日軍利用鐵路,連夜施工將石圍塘站至佛山站的雙軌拆去一軌;佛山站至三水站的路軌則全段拆除,戰後始重新鋪設,於民國35年(1946年)9月全線恢復通車。而在國共內戰期間,石圍塘站也開展了護廠護路的鬥爭,一些工人還將渡江輪船的機器拆掉,阻止國民黨軍隊外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三鐵路成為連接廣州與佛山的唯一陸路通道,石圍塘站的客運業務日趨發達。逢春節期間每天最可有44趟車往來,客流量最高時一天近8萬人次,車站營業時間從每天早上5時30分的首班車至晚上9時30分的末班車止。1955年起,石圍塘站開始兼營貨運。1960年,公路、鐵路兩用的橋樑珠江大橋建成通車,廣三鐵路的起點延至大沙頭火車站,石圍塘站則由主要的鐵路客運站逐漸轉型至貨運站,1992年3月,該站停止辦理客運業務[3]。
2023年前石圍塘站仍保留貨運業務,日均到達380車,最高記錄600車;日均發送100車、最高記錄140車,為廣州鐵路集團下屬的主要貨運站場[4]。自2013年廣鋼集團白鶴洞區廠址停產後,石圍塘站的貨運業務已大幅減少。
現存的石圍塘站場已歷經多次改建,為數甚多的舊建築物已不復存在,標誌性的蒸汽機車水塔也於2002年被拆除。而孫中山下令在石圍搪廣場建造的紀念被陳炯明殺害的廣三鐵路局局長夏仲民的銅像也已被毀。該站完整地留下的幾處百年建築物還有:80米長頂部配有鋼架魚骨頂棚的站台、有道岔信號燈和終點警示牌的調轉車頭的鐵軌、建於1922年的當時該站處長的住處以及當時局長的居住地廣三鐵路別墅「八角樓」。
同時,石圍塘站也成為廣州攝影愛好者作為具懷舊風格的外拍場所,幾乎每月都有電影廠、電視劇組來該站取景拍攝[5]。
因廣茂鐵路廣州站至街邊站區間將進行改建成為廣湛高鐵的一部分[6],石圍塘站於2023年7月5日起停止貨運服務[7]。至於車站用地如何改造暫無公開規劃。
圖集
-
遺留的80米長頂部配有鋼架魚骨頂棚的站台
-
年輕人在石圍塘站取景拍照
-
軌道末端成為菜園
鄰近車站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