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皮納土波火山(英語:Mount Pinatubo)是一座活躍的層狀火山,位於菲律賓呂宋島三描禮士、打拉和邦板牙三省的交界處[2][3],岩層主要由安山岩和英安岩構成。1991年前,皮納土波火山並不知名,而且受到嚴重侵蝕。當時它被茂密的樹林覆蓋,住有數千名矮黑人原住民,他們的祖先在1565年西班牙人征服菲律賓後從低地逃往山區。
1991年6月,皮納土波火山爆發,是20世紀發生在陸地上第二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排名第一的是發生在1912年阿拉斯加諾瓦魯普塔火山爆發)。[4]這次爆發的火山爆發指數為6,與上一次已知的爆發相距450至500年(火山爆發指數為5),與上一次達到火山爆發指數6的爆發則相距500至1000年。[5]這次爆發高潮被成功預測,火山附近的數以萬計居民得以及時疏散,但爆發引起的火山碎屑流、火山灰和後來由颱風容雅登陸後的雨水觸發的火山泥流嚴重破壞了鄰近的地區,數千間房屋和其他建築物被摧毀,而旅遊業損失亦高達300億菲律賓披索。美軍克拉克空軍基地也受到破壞,於同年11月正式交還給菲律賓政府。當地的河流系統在後續數年都因此次噴發而改變。[4][6]。1992-1993年間,火山口附近仍持續有小型穹丘形成噴發。
火山爆發的影響擴散至全球各地,共噴出約100億噸岩漿和2,000萬噸二氧化硫,為當地地表帶來大量的礦物和金屬,並向平流層注入大量的氣溶膠。數月後,氣溶膠在形成一層硫酸霧,1991-1993年間全球平均氣溫下降約0.5°C,臭氧層空洞亦短暫大幅增加。[7]
皮納土波火山距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西北約87公里,附近曾駐紮有美國軍隊。蘇比克灣海軍基地位於該火山以南37公里,而克拉克空軍基地距火山頂僅有24公里。[8]約有6百萬居民生活在火山周邊區域。[9]
皮納土波火山在1991年噴發前的高度為1,745米(5,725英尺),只比周邊平原高出600米(2,000英尺),比周邊山峰高200米(660英尺),因此從遠處看來並不顯眼。[10]皮納圖博屬於呂宋島西側三描禮士山脈火山群的一部分[11],歸屬於其中的卡布斯蘭亞系(Cabusilan sub-range),共同成員還包括夸德拉多山、內格隆山和馬塔巴山(Mount Mataba)。[12]這些火山皆屬於隱沒帶火山,成因是歐亞大陸板塊沿馬尼拉海溝向西沉入菲律賓移動板塊,由此導致的岩漿堵塞,促使了火山帶的形成。[13]
在1991年噴發前,人們對皮納土波火山的地理認識主要基於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F·G·德爾芬於1983和1984年進行的研究,這項研究屬於1988至1990年地熱能鑽井探測之前地表勘察的一部分。德爾芬在研究時發現,皮納土波火山的活動歷史可分為「遠古」與「現代」兩個時期。
遠古時期的皮納土波火山活動大致始於110萬年前,並於「現代」皮納土波火山誕生數萬年前結束。現代皮納土波火山周邊的崎嶇山地大多是其遠古時期的產物。當時的皮納土波火山為複式火山,主要由安山岩和英安岩組成,噴發強度比現代時期小得多。估計遠古時期的皮納土波火山的高度可能超過2300米,如果視為孤峰,其海拔高度約為2301米,而如果有多個山峰,則海拔會稍低一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