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靺鞨即白山部靺鞨,東北亞歷史上靺鞨的一部。靺鞨在中國中原的南北朝時期形成「靺鞨七部」,白山部便是其中一部[註1]。白山部落與周邊的粟末部和黑水部的不同在於白山一向臣服於高句麗。高句麗滅亡後又協助高句麗遺民以及當地的粟末靺鞨共同創建渤海國。白山部的地理位置在粟末部的東南,黑水部的正南,因毗鄰太白山(今長白山)而得名。活動區域大概相當於今中國吉林省白山市和朝鮮咸鏡南、北二道。白山部是靺鞨七部中地域最南的一部。此地原為濊貊族系東沃沮人的活動地域。白山靺鞨的源頭可追溯到肅慎。肅慎發展成靺鞨。3世紀初期,靺鞨族人從牡丹江流域遷徙到了松花江中下游以及黑龍江中下游地區。在中國中原的傳統史書中改稱「勿吉」,實為一族。靺鞨族人進入原東沃沮地區。因居住在以長白山為中心的地域故而得名「白山部」。而後白山、粟末二部雖然被高句麗所征服,但一直沒有融入高句麗,仍舊保持部落的獨立。中國傳統史書記載他們「無屋宇……並依山水掘地為穴……相居而居」。《北史》中記載白山部是靺鞨七個部落中重要的一員,擁有「勝兵三千」。被高句麗征服後逐漸成為高句麗王朝擴張戰爭機器的一個重要的部分,是5、6世紀東北亞地區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482年白山靺鞨隨同高句麗南下侵犯百濟。668年,唐與新羅共同滅高句麗。史書載「其白山部……部眾多入中國」,遷入中原[註2]。[參2]
註釋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