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丘中郎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發丘將軍或發丘中郎將。

起源
東漢末年,袁紹將與曹操相爭,陳琳奉袁紹之命撰寫檄文,文中提及當時魏軍的領袖曹操,為了彌補軍餉不足,特別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1]
但因檄文的目的在於貶低對手,強化自己正當性,因此內容未必與事實相符。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發丘將軍或發丘中郎將。
東漢末年,袁紹將與曹操相爭,陳琳奉袁紹之命撰寫檄文,文中提及當時魏軍的領袖曹操,為了彌補軍餉不足,特別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1]
但因檄文的目的在於貶低對手,強化自己正當性,因此內容未必與事實相符。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