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欽龍(學名Rinchenia)是偷蛋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的蒙古。模式種蒙古瑞欽龍是(R. mongoliensis),原先被認為是偷蛋龍屬的一個物種。在1986年,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將牠命名為蒙古偷蛋龍(Oviraptor mongoliensis)[1]。但在1997年,巴思缽重新審核時發現牠們之間有很多明顯差別,並建立為新屬,瑞欽龍屬[2]。但是他並沒有作出詳細的描述,故當時此名稱是無效的無資格名稱(Nomen nudum)。直至2004年,Halszka Osmólska做出詳細的研究,才成為正式的有效名稱[3]。
瑞欽龍目前僅發現一個標本(編號GI 100/32A),包含一個完整頭骨、下頜、部分脊柱、部分前肢、肩帶、部分後肢、骨盆、叉骨。瑞欽龍與偷蛋龍的大小相近(約1.5米長),但骨骼上的幾個特徵,尤其在頭顱骨上,都有明顯的分別。牠的骨骼較偷蛋龍為輕巧、纖細。偷蛋龍有一個頭冠,但這個部分的骨頭破碎,不能重建出完整頭冠。而瑞欽龍的頭顱骨有圓拱狀的高頭冠[2]。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