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奶酪理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瑞士奶酪理論(英語:Swiss Cheese Model),又稱乳酪理論或瑞士起司理論,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詹姆斯·瑞森(James Reason)於1990年提出的關於意外發生的風險分析與控管的模型[1]。
![]() |

主要是講,瑞士起司在製造與發酵過程當中,很自然的會產生小孔洞。如果把許多片起司重疊在一起,正常情況下,每片起司的空洞位置不同,光線透不過。只有在很極端的情況下,空洞剛好連成一直線,才會讓光線透過去。導致嚴重事故發生的從來都不是因為某個單獨的原因,而是多個問題同時出現。
上圖的一片片乳酪,往往代表完成一件(複雜)工作過程中的一道道人工的程序或/和一道道裝置的關卡,例如電梯系統設有一道道防止電梯下降時自由落體般地摔落的裝置,只有當這些裝置同時都失效時,電梯才會無攔阻地摔落,造成事故。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