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金礦[1][2],亦作琥珀金[2]、銀金齊,是一種金和銀的天然合金,包含極少量的銅和其他金屬。它已經能夠人為生產,經常被稱為綠金。古希臘人稱之為「黃金」或「白金」,而不是「精煉黃金」。它的顏色根據黃金和銀的比例不同而改變,變化範圍從蒼白到亮黃色。狹義的銀金礦含銀量為15%~50%。含銀量低於5%者為自然金,含銀量5%~15%者為含銀自然金,含銀量50%~85%者為金銀礦,含銀量85%~95%者為含金自然銀,含銀量大於95%者為自然銀。[3]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7年10月20日) |
在現代西部安那托利亞的天然銀金礦中,含金量可達70%到90%。而同一地區被用於鑄造古呂底亞錢幣的銀金礦含金量只有45%至55%。這表明在這一領域造幣的發明是為了通過發行含金量低於普通循環金屬的貨幣而增加鑄幣稅的利潤。
銀金礦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中的埃及古王國時期被使用,有時作為古埃及金字塔和方尖碑頂部的頂角錐的外部塗層。它也被用於製造古飲水容器。第一金屬硬幣都是銀金礦製的和追溯至公元前7世紀末或公元前6世紀初。幾十年來,諾貝爾獎的獎章都是鍍金綠金製的。
銀金礦名字還被用來表示德國「銀」(鎳銀),主要為其使用製作技術手段。[4]
詞源
「銀金礦/電金」(electrum)這個名字是希臘字ἤλεκτρον的拉丁語形式(èlektron),在奧德賽中提及的是一種金屬物質,一種由金加入銀製成的合金。同樣的詞也用於琥珀,可能是因為某些種類是淡黃色的。詞中現代英語單詞「電子」(electron)和「電」(electricity)的部分來自琥珀的靜電(electrostatic)性質。銀金礦在古時候經常被稱為「白金」,但「淡金」這種說法可能更為準確,因為它的顏色通常是淡黃色或黃白色。白金的現代用法通常表示金與其他一種或多種金屬,例如鎳、銀、鉑和鈀等熔煉成合金,以產生銀色的金。
成分
銀金礦的主要組成是金和銀,但有時會找到包含極少量的鉑、銅和其他金屬。該名稱主要用於約20-80%的金和20-80%的銀原子之間的合成物,但這些都是取決於主要元素而嚴格地稱為金或銀。在對約公元前600年的古希臘造幣的銀金礦組分分析中,顯示了由福西亞發行的金幣中的黃金含量約為55.5%。在古典時代早期,銀金礦的含金量範圍從福西亞的46%到米蒂利尼的43%。在這些地區的後期造幣技術中,直到公元前326年,含金量平均為40%至41%。在希臘化時代中,布匿人發行的銀金礦幣里黃金的比例有所下降。後來在君士坦丁堡控制的拜占庭帝國下,金幣的純度降低了,並且開始使用可以稱為銀金礦的一種合金。
歷史
銀金礦在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薩胡拉的考察中被提到。還在老普林尼的《博物志》裏討論過。
銀金礦被認為已經在公元前約600年的阿呂亞泰斯統治下的呂底亞用作硬幣。[5][6]
銀金礦比金更適合用作造幣,主要是因為它是更堅硬和更耐用,但煉金技術在當時並不普及。從現代西安那托利亞(70-90%)到古呂底亞造幣(45-55%)的含金量之間的差異表明,呂底亞人已經解決了銀的煉製技術,並在介紹以下引用的純銀圓之前向當地原住民提供了一些精煉銀。
在呂底亞,銀金礦被鑄造成4.7克硬幣,每一個價值1/3斯塔特(意為「標準」)。三個硬幣(重量約為14.1克,將近0.5盎司)價值一斯塔特,約一名士兵一個月的薪水。為補充斯塔特的計量單位,分數單位的錢幣也被鑄造:trite(三分之一)、hekte(六分之一)還有1/24斯塔特,甚至低至1/48和1/96斯塔特。 1/96斯塔特硬幣只有0.14到0.15克。較大面額,如一斯塔特的硬幣,也會被鑄造。
由於銀金礦的組成變化,難以鑑定每個硬幣的確切價值。廣泛的交易都受到這個問題的阻礙,因為謹慎的外國商人在當地的銀金礦硬幣上提供差價。
這些困難在公元前570年被引進的純銀圓淘汰。然而,銀金礦貨幣仍然一直持續到大約公元前350年。最簡單的原因是因為含金量,一個14.1克的斯塔特高達十幾個14.1克的銀片。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