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牛角包(中國大陸作羊角麵包,香港作牛角包,台灣作可頌)(法語:croissant;德語:Croissant),本意指新月所以又叫做新月麵包,是一種使用大量牛油烘烤、呈現酥皮和奶香味的歐式麵包。它起源自奧地利[1],由奧地利移居法國的奧古斯特·藏(August Zang)帶入法國並在特色明確之下法國發揚光大[2]

Thumb
未經焗烤的牛角包,明顯看得出黃油嵌入的痕跡,充滿奶黃色
Thumb
一些牛角包和意式泡沫咖啡
快速預覽 「Croissant」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Croissant」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羊角麵包
臺灣可頌
港澳牛角包
新加坡可頌麵包
馬來西亞牛角麵包
關閉

牛角包可以直接烘烤後食用,製作時也可以加入甜味內餡例如水果、果醬,或是加入芝士、細火腿腸之類的鹹味內餡一起烘焙;亦可以在烘培後切開像三文治加入各種抹醬、芝士片、火腿片、生菜。在法國當地,牛角包很常搭配咖啡和果汁一起當早餐食用。

中文名稱

  • 香港:最早接觸西方文化,因為其形狀像牛角而意譯作「牛角包」,至今仍然常用。
  • 臺灣:取音譯作「可頌」(法語實際發音接近「夸頌」),只有歐式「全部酥皮、質地蓬鬆」的麵包才能叫這個名稱,根據原產地也可加上「xx式」以作區別,例如用法國的做法做成的牛角包麵包就可以叫「法式可頌」,在星巴克等美國的咖啡廳內所販賣的牛角包可以叫做「美式可頌」。而「牛角麵包」於臺灣語境中是一種麵包,口感厚實、兩角粘合、僅僅表皮有酥皮,如新北市三峽著名的牛角麵包。
  • 中國大陸:原本稱「羊角面包」,但由於接觸西方文化較慢,也會跟隨台灣和香港的習慣稱作「可頌」或「牛角包」。

起源

Thumb
最初的牛角包專賣店於1909年在巴黎開業,實體麵包店在左邊,而喝下午茶的茶室在右邊。

對於牛角包的由來,至今沒有確切的定論。

有一說法傳說牛角包起源於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家糕點店,用來紀念奧斯曼帝國的撤軍。1683年,發生了維也納戰役,因此這類西點稱為viennoiserie。當時,軍隊決定在夜間偷襲維也納,然而由當地麵包房早早起來的麵包師傅們發覺。他們拉響了全城警報,從而使敵方的偷襲以失敗而告終。為了紀念這次勝利,麵包師傅們把麵包做成了號角的形狀,這種形狀也很近似於奧斯曼帝國旗幟的標誌。1770年,由嫁到法國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地利公主瑪麗·安托瓦內特(後來成為路易十六的皇后)把牛角包正式的帶入法國,在法國引起了巨大的風潮,於是法國麵包師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來改造此麵包[3]

但最可信的說法為奧地利軍官奧古斯特·藏在移居巴黎後在黎塞留街92號開設麵包店,並提供奧地利特色菜,牛角包因其的美味迅速成名並引起諸多麵包師傅仿製,成功掀起浪潮。另外,由於羊角麵包已經成為法國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法國宣稱早在1770年以前此種麵包就已存在,具體於在1549年的巴黎登場[4]

圖集

參見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