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疣豬學名Sus verrucosus)是豬屬的一個物種,為印尼特有種,現僅分佈於爪哇島努沙甘邦岸巴韋安島(在馬都拉島滅絕),1996年起即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1]

快速預覽 爪哇疣豬, 保護狀況 ...
爪哇疣豬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豬科 Suidae
屬: 豬屬 Sus
種:
爪哇疣豬 S. verrucosus
二名法
Sus verrucosus
Boie, 1832[2]
Thumb
爪哇疣豬的分佈範圍
關閉

外觀

Thumb
爪哇疣豬(攝於1917年)

爪哇疣豬全身呈灰黑色至紅褐色,頭部與腹部有部分為紅褐色,幼仔則為單色;臉上有三對疣,最大的一對位於耳下,第二對位於眼睛下方,最小的一對則位於犬齒上方,疣會隨着年齡增長而變大;背部有突起的鬃毛,自頸後一直延伸到尾部,且長度逐漸變短,其色澤較馬來豬亮,呈橘紅色至金色[3];尾部不具有毛簇[4]。爪哇疣豬的體型比馬來豬大,但尾部較馬來豬短,其全長90至190公分,肩高70至90公分(巴韋安島的族群則為50至70公分),尾長10至19.5公分,耳長10.5至13.2公分[3]。公豬重60[3]至108.2公斤[5],母豬則重43.9[5]至60公斤[3]

分佈

爪哇疣豬分佈於爪哇南部的勒翁桑倉自然保護區法語Réserve de Leuweung Sancang梅魯貝蒂利國家公園等至少10個地點、努沙甘邦岸島的努沙甘邦岸自然保護區以及巴韋安島上的保護區,其生存環境為海拔800公尺以下的草地與次生林[5]

巴韋安島的族群有時被視為爪哇疣豬的一個亞種巴韋安疣豬」(Sus verrucosus blouchi[6],也有學者基於形態學研究而主張把巴韋安疣豬提升為獨立物種(Sus blouchi[7]。2016年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巴韋安疣豬在野外的總數可能介於172至377隻間[8]

行為

Thumb
1840年代的爪哇疣豬圖畫

爪哇疣豬為獨居的動物,但有時會形成3至4隻的族群;此動物為夜行性晨昏性英語Crepuscular,受驚嚇時鬃毛會豎起,逃離掠食者攻擊時會將翹起尾巴;豬群受到攻擊時會發出如尖銳口哨聲般的警戒叫聲[5]

繁殖

爪哇疣豬的繁殖季為9月至12月,妊娠期為4個月,小豬出生後的哺乳期為3至4個月。這種豬的平均壽命約為8年,少數被圈養的個體有活至14歲的紀錄[9]

目前尚未在野外觀察到爪哇疣豬的繁殖行為,有1940年代的紀錄顯示一窩小豬在1月至3月出生,一胎為3至9隻[5];2003年至2005年泗水動物園的爪哇疣豬在3月至8月間產下小豬,一胎為2至4隻[10]

保育

IUCN紅色名錄於1988年將爪哇疣豬列為易危物種,1996年又將其改列為瀕危物種。據統計,爪哇疣豬的族群數量在1982年至2006年間銳減了53%,且仍持續下降中[1]。本種最大的威脅來自人類的棲地破壞,農業發展的影響尤其巨大,另外農夫也會捕殺夜間在農地中破壞農作物的豬隻,因這種豬體型巨大,休閒狩獵者還會將打獵本種作為挑戰,將其作為珍貴的戰利品。除此之外,與爪哇疣豬分佈範圍重疊的馬來豬野豬的一個亞種)也對其造成重大威脅,兩者會相互競爭資源,還可發生雜交而影響本種的基因庫[11]

近年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有一復育爪哇疣豬的計劃,為自野外捕捉健康的爪哇疣豬,並在人工圈養下加以繁殖,再將長大後的幼豬釋放到野外保護區中[11]。此計劃的一大挑戰是確保抓到的豬隻為純種爪哇疣豬,因此研究人員需提取DNA加以分析。另外也有計劃向大眾宣導保護爪哇疣豬的重要性,以及教導當地人如何在外觀上區分本種與馬來豬[12]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