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永元元年(89年),竇憲在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大破北匈奴,命班固作《封燕然山銘》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北匈奴在這次攻擊中大傷元氣,兩年之後更被竇憲連根拔起,北匈奴被避西遷,30年後末代單于逢侯被擊潰投降,北匈奴在中國的影響力從此消失。
歷史簡介
東漢章和二年(88年),北匈奴大亂,加以饑荒,降者前後相繼。永元元年(89年),竇憲因遣客刺殺太后倖臣得罪,害怕被殺,請求出擊北匈奴以贖死。此時適逢南匈奴單于請兵北伐,六月,拜竇憲為車騎將軍,以執金吾耿秉為副,各領四千騎,合南匈奴、烏桓、羌胡兵三萬餘出征。竇憲遣精騎萬餘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今蒙古國額布根山),北單于逃走。竇憲、耿秉乘勝追擊,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1500多公里),出雞鹿塞(內蒙古磴口縣西北七十公里哈隆格乃峽谷口),南單于走出滿夷谷(今內蒙古包頭市北),度遼將軍鄧鴻出稠陽塞(今固陽),共約五萬騎,三軍在涿邪山(今阿爾泰山東脈)會師,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至達和渠北醍海(屠申海,今蒙古國烏布蘇諾爾湖),斬殺名王以下一萬三千多人,俘虜無數。得雜畜百餘萬頭,裨小王率眾降漢前後八十一部,共二十多萬人。出塞三千餘里,後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命中護軍班固在燕然山刻石記功,班固作《封燕然山銘》,其辭曰:「鑠王師兮徵荒裔,剿兇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亙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載兮振萬世」,然後班師[1]。
燕然山大捷使竇憲洗脫罪名,更獲封大將軍。兩年後的永元三年(91年),竇憲再次精兵出擊,遣右校尉耿夔、司馬任尚、趙博等人率軍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包圍了北匈奴單于,大破北匈奴單于主力,俘虜了北匈奴單于之母閼氏,斬殺名王(大部落王)以下五千多人。北單于逃走,不知去向。漢軍出塞五千餘里後班師,其距離之遠創下了自漢朝出兵匈奴以來的紀錄[1][2]。
文化影響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燕然勒石」作為典故經常出現。例如唐朝李嶠《餞薛大夫護邊》中的「佇見燕然上,抽毫頌武功」,北宋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等等[3]。
考古發現
1990年代,蒙古國在杭愛山發現一處漢文摩崖石刻,但始終未能確認石刻。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與蒙古國成吉思汗學院[4]組成的聯合考察隊在蒙古國杭愛山實地踏察。聯合考察隊的中方成員由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主任齊木德道爾吉教授、高建國博士組成,蒙方人員由成吉思汗學院校長拉布嘎蘇榮博士[5]、歷史學家巴拉吉尼瑪教授、國家電視台瑪西巴圖等人組成。經過辨識,初步確認此摩崖石刻即班固所書《封燕然山銘》。《封燕然山銘》作為中國中原文明所立邊塞紀功碑的始祖,由此被重新發現。《封燕然山銘》以漢隸書寫,刻在蒙古國中戈壁省德勒格爾杭愛縣境內杭愛山一個支脈的向西南突出的岩石上,當地人稱此山為Inil Hairhan(45°10′40″N 104°33′14″E,海拔1488米),摩崖石刻寬1.3米、高約0.94米。聯合考察隊最終確認了該摩崖石刻20行約260餘個漢字中的220餘個漢字[3][6][7]。 2019年夏,中蒙雙方第二次考察,充分利用了現代科技手段對摩崖刻石進行拍照掃描,最終辨識二百四十四字。[8]
銘文
“ | 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漢元舅曰車騎將軍竇憲,寅亮聖皇,登翼王室,納於大麓,惟清緝熙。乃與執金吾耿秉,述職巡禦,治兵於朔方。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南單于,東胡烏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長之群,驍騎十萬。元戎輕武,長轂四分,雷輜蔽路,萬有三千餘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絳天。遂凌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絕大漠,斬溫禺以釁鼓,血尸逐以染鍔。然後四校橫徂,星流彗掃,蕭條萬里,野無遺寇。
於是域滅區殫,反旆而旋,考傳驗圖,窮覽其山川。遂踰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將上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銘盛德。其辭曰: 鑠王師兮征荒裔,勦凶虐兮截海外,敻其邈兮亙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載兮振萬世。 |
” |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