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灰姑娘效應(英語:Cinderella effect)是一個演化心理學術語,指繼子或繼女受到其繼父母虐打、性虐待、忽視、謀殺等其他虐待的比率明顯高於親生父母親子關係的現象。灰姑娘效應一詞來源於童話《灰姑娘》,在故事中灰姑娘受到了其繼母和繼姐們的殘酷虐待。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5月18日) |
在1970年代早期,繼父母與虐待兒童之間關係的理論就已經出現。 法醫精神病學家P. D. Scott發佈了與憤怒有關的「致命嬰兒病例」樣本資訊,其中29名兇手中有15名是繼父,佔52%[1]。雖然最初並沒有針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分析,但已有來自官方記錄、報告和人口普查所收集的數據證實存在所謂的灰姑娘效應。
至今多年來收集了許多關於灰姑娘效應有效性的數據,大量證據表明繼親關係和虐待存在直接關聯。這些證據包含了各種關於兒童虐待和兇殺案的官方報告、臨床數據、受害者報告和官方殺人數據[2]。研究並得出的結論:「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的繼子女確實較高概率的暴露在各種兒童虐待的風險中,特別是致命的毆打。[3]」
支持灰姑娘效應的有力證據指出:當虐待傾向的父母同時擁有繼親和血親兒童時,他們通常會將血親兒童與繼親兒童分開。在這樣家庭的一項研究中發現10次中的9次裏,虐待目標為繼親兒童;而在另一次相同的研究中則記錄到了22次中的19次[4]。除了對繼子女有更高的概率表現出如虐待之類的負面行為之外,繼父母對繼子女的正向行為比遺傳上的父母更少。舉例來說,繼父母平均而言在教育方面對繼子女的投資、與繼子女一起玩耍、帶繼子女去看醫生等的行為較少[4]。
與一般虐待行為的人口統計來看,這類因繼子女歧視所造成的虐待是非常不同的,因為:(1)一般發現兒童遭受虐待時,家中所有兒童通常也都會成為受害者,但繼子女卻常被與親子女分開;(2)而繼子女幾乎總是家裏最年長的孩子,但一般家庭中出現的虐待事件較常發現在最年輕的孩子身上[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