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十五歲補縣學生員,是周道登之姻戚,與吳炎、朱鶴齡友好。明亡後,隱居故里,用功讀書,尤精於史學[1],著《國史考異》、《松陵文獻》。早歲曾與吳炎加入「驚隱詩社」,遂與顧炎武等訂交,後潘耒亦藉此關係入顧氏門牆。清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浙江南潯莊廷鑨明史案發,與吳炎遭逮捕,明史稿被焚。同年六月,被凌遲於杭州弼教坊,妻沈氏流放至廣寧(遼寧省北鎮縣),中途流產,沈氏服藥自殺。顧炎武寫《書吳潘二子事》紀念他與吳炎。
著有《國史考異》、《松陵文獻》等。歿後《松陵文獻》多有散佚,殘稿由其弟潘耒編成《松陵文獻》。「驚隱詩社」亦隨着潘吳二人的逝世而沒落。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