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台灣中部濁水溪支流,於觸口流入濁水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水溪,原名阿拔泉溪[1][2],位於台灣中部,為濁水溪的支流,河長51公里,流域分佈於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由於清水溪在觸口山與濁水溪匯合時,清水、濁水同流,因為濁水的水量比較大,顏色又濃,清水混合濁水,一清一濁,故得名[3]。
清水溪的上游為阿里山溪,發源於阿里山山脈標高2,663公尺的大塔山[4],其主流至豐山附近與石鼓盤溪會合後,才始稱「清水溪」。清水溪的主流轉向西,在流經草嶺、倒交山後,再轉向北,流經樟湖、檳榔宅後,至桶頭開始,河道兩度方向改變,因此出現河階與攻擊坡,繼續流經林頂、瑞竹、過溪,最後於觸口注入濁水溪主流。
清水溪流域的地形東南側較高,向西北側降低,地表岩層分佈以中新世桂竹林層的砂岩為主[2]。土壤為沖積土,由砂礫及粘土混合而成,土壤為暗灰色至橄欖灰色、褐黑色,黏性高,無污染,含豐富有機物質氮、磷、鉀、矽酸鎂,適宜農耕[3]。
位處清水溪上游的雲林縣古坑鄉草嶺,當地的堀坔山由於地形、岩性、地質等因素,加上地震、豪雨誘發,自1862年至今已有四次山崩造成堰塞湖的紀錄[5]。1898年(明治31年)發生戊戌大水災,草嶺潭第一次潰決,造成下游的濁水溪流路北移,洪水回歸舊濁水溪故道,使舊濁水溪成為濁水溪下游的主流,洪水亦造成二水、溪州、北斗、田尾、埤頭到二林都有嚴重水患,洪水沖破河岸,北斗街全市浸水,四塊厝、沙仔崙、曾厝崙、北勢寮土地大量流失,埤頭莊、田尾鄉也災情慘重[6]。
1941年至1942年第二次形成堰塞湖,1951年(民國40年)中華民國國軍第75軍16師工兵營奉命開鑿草嶺間的公路,以利草嶺潭開發,並協助整修草嶺潭天然土壩的坍方,於該年5月18日清晨,由於連日豪雨造成山洪暴發,土壩潰決,奪走了74名官兵的性命[5]。1979年(民國68年)8月15日,草嶺潭又因豪雨而形成,但很快在8月24日就因豪雨而潰決,並未造成災害[5]。
1999年(民國88年)發生921大地震後,草嶺再度形成一個蓄水量4,600萬立方公尺的草嶺潭,稱為「新草嶺潭」,崩坍土方量高達1億2千萬立方公尺,土壩高約有40~50公尺,阻塞河道長達約4,815公尺,2004年(民國93年)敏督利颱風帶來大量砂石,再度把新草嶺潭填滿[5]。
清水溪流域交通路線以縣道149號(鯉南路)南北貫穿其中,北起南投縣竹山鎮,往西南至雲林縣古坑鄉,自竹山市街以南大致沿着清水溪河岸往上遊方向前進[2]。此外縣道149線向東轉接投49線可鄰近鹿谷鄉[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