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地處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珠江入海口之東偏北。東西長81.4公里,南北寬(最短處)為10.8公里(由最北點至最南點則為約60公里,當中有一半里程跨越香港),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最東點為大鵬半島海柴角),西連伶仃洋和珠江口(最西點為寶安區深圳機場西北發展區),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最南點為內伶仃島東角咀),與香港新界一河之隔;而香港油尖旺區內的西九龍站內地口岸區,亦屬於深圳市域,並擁有最複雜的深圳-香港邊界(海平面下4米以下、在相關香港法例中劃定區域,已於2018年9月4日凌晨零時起實際劃歸福田區福田街道治內,而載客列車亦屬深圳市域;但香港部分民法仍適用於該部分土地,而名義上香港邊界並無更改)及深圳市最南點(西九龍站B4層15號月台B4-1坐標點)。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最北點為羅田水庫)。全市總面積2,020平方公里。人口多數來自外地,因此深圳被稱為「移民城市」。
人口及行政
深圳市的特區與非特區之間曾建有一條全長129.7公里的特區管理線,在進出特區的7條公路的路口分別設有邊防檢查站。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於1980年,最初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西到珠江口安樂村,南與香港新界緊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脈,總面積 327.5平方公里,包括了羅湖區、福田區和南山區,是中國除海南省以外最大的經濟特區;而在2006年後,「經濟特區」擴至全市市域。
根據深圳市統計局網站公佈的資料,2019年末,深圳全市常住人口1,343.8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94.78萬人,非戶籍人口849.10萬人。深圳人口出生率21.68‰,死亡率1.29‰,自然增長率20.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484人。[1]
深圳市轄9個行政區,1個功能區(新區),1個特別合作區。
- 功能區(新區)
- 大鵬新區
- 特別合作區
- 深汕特別合作區
氣候
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22.3C左右,最高溫度38.7C,最低溫度0.2C。年平均降雨量為1,924.7毫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年平均日照數為2,060小時,太陽年輻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平均每年受熱帶氣旋(颱風)影響4—5次。
深圳市氣象數據(1991年至202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9.1 (84.4) |
28.9 (84.0) |
32.0 (89.6) |
34.0 (93.2) |
35.8 (96.4) |
36.9 (98.4) |
38.7 (101.7) |
37.1 (98.8) |
36.9 (98.4) |
35.2 (95.4) |
33.1 (91.6) |
29.8 (85.6) |
38.7 (101.7) |
平均高溫 °C(°F) | 19.8 (67.6) |
20.8 (69.4) |
23.2 (73.8) |
26.7 (80.1) |
29.7 (85.5) |
31.3 (88.3) |
32.3 (90.1) |
32.2 (90.0) |
31.5 (88.7) |
29.2 (84.6) |
25.7 (78.3) |
21.5 (70.7) |
27.0 (80.6) |
日均氣溫 °C(°F) | 15.7 (60.3) |
16.8 (62.2) |
19.4 (66.9) |
23.1 (73.6) |
26.4 (79.5) |
28.3 (82.9) |
29.0 (84.2) |
28.8 (83.8) |
27.9 (82.2) |
25.5 (77.9) |
21.7 (71.1) |
17.4 (63.3) |
23.3 (74.0) |
平均低溫 °C(°F) | 13.0 (55.4) |
14.2 (57.6) |
17.0 (62.6) |
20.7 (69.3) |
24.0 (75.2) |
26.0 (78.8) |
26.6 (79.9) |
26.3 (79.3) |
25.5 (77.9) |
22.9 (73.2) |
19.0 (66.2) |
14.5 (58.1) |
20.8 (69.5) |
歷史最低溫 °C(°F) | 0.9 (33.6) |
0.2 (32.4) |
3.4 (38.1) |
8.7 (47.7) |
14.8 (58.6) |
19.0 (66.2) |
20.0 (68.0) |
21.1 (70.0) |
16.9 (62.4) |
9.3 (48.7) |
4.9 (40.8) |
1.7 (35.1) |
0.2 (32.4) |
平均降雨量 mm(吋) | 35.2 (1.39) |
36.8 (1.45) |
64.0 (2.52) |
140.1 (5.52) |
237.1 (9.33) |
368.7 (14.52) |
309.5 (12.19) |
364.3 (14.34) |
242.5 (9.55) |
73.4 (2.89) |
31.7 (1.25) |
29.6 (1.17) |
1,932.9 (76.12) |
月均日照時數 | 137.3 | 101.6 | 99.7 | 115.2 | 153.0 | 169.8 | 214.8 | 178.6 | 170.7 | 188.7 | 168.8 | 155.4 | 1,853.6 |
數據來源:深圳市氣象局[2] |
山嶺
深圳市的梧桐山為深圳最高峰,海拔943.7米,其他知名山峰有筆架山、馬巒山、蓮花山、大南山、七娘山、羊台山、塘朗山、鳳凰山、蓮花山、筆架山、參里山等。
物種與植被
據《深圳植物志》,深圳市陸上共有各種優勢植物182科、858屬、1443種,被子植物佔主要地位。在深圳市的陸域植被型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園林植被和人工常綠闊葉林分佈範圍較廣。1980年時,深圳有34種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0種以上的廣東重點保護陸生動物。
昆蟲:深圳有超過1萬種昆蟲,最常見的螞蟻、蜜蜂、蟬、蟋蟀、蜻蜓、蟑螂、白蟻等,2011、2012年由本地昆蟲愛好者在鹽田和大鵬半島發現了兩種蟻甲科新種(Sinoclavigerodes yalianae、Anaclasiger zhudaiae),被美國生物學雜誌確認並發表[3]。
鳥類:在深圳每100種雀鳥中,有40種是遷徙候鳥,將深圳作為短暫休息地。其中30種為冬季候鳥,秋季時會飛來深圳越冬,春季離開;有5種是夏季候鳥,春季時飛來深圳,秋季離開。候鳥比例佔據深圳野生鳥類的75%[3]。
隨着人口遷入,以及城市化和工業發展,深圳部分動植物棲息地減少、割裂,生存空間被擠壓,甚至被捕獵,2003年10月《深圳特區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若干規定》實施前,整個深圳被人類食用的野生動物每年超過800噸,僅蛇類的最高日消費量就達10噸。部分動物已經在區域內消失,部分瀕臨滅絕。
境內已消失動物:
瀕危物種:
海洋
深圳114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75.3公里。深圳海域由三灣一口(深圳灣、大鵬灣、大亞灣、珠江口)組成。沿海有大約70平方公里的灘涂,沙灘23個,大小島嶼39個。
深圳主要島嶼如下:
水資源
全市平均年降雨量為1966.4毫米,降雨集中在4-9月,淡水資源總量為19.3億立方米。市域內分佈眾多河流,但徑流量普遍較小,積水能力差,天然淡水資源有限,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3,由於污染嚴重,五大河流水質均不能達到地表水5類標準,截至2014年,深圳70%的水源需要從外部引入,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2,屬於中國7大嚴重缺水城市[4]。
深圳境內河流分別歸屬東江、海灣和珠江水系,深圳區域內河流共計330條,以雨源型河流為主,地表徑流小。較大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觀瀾河、龍崗河、坪山河[4]、淡水河、福田河、新洲河、布吉河等。[5]
深圳截止至2020年已設立12個濕地公園(國家級1個,市級10個,區級1個)。
深圳的主要的濕地有: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華僑城濕地、洪湖公園等。
深圳水庫眾多,總數達247座,包含9座中型水庫,庫容量5.25億立方米。較知名的水庫有鐵崗水庫、西麗水庫、深圳水庫、梅林水庫等[7]。
參考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