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洪水便會溢出河道,造成水災。此外,暴風亦會造成沿海地區氾濫。它暴風把海水推向沿海地區,造成風暴大浪,沿海地區會因此而被水淹沒。 可用的滯洪區的容積減少 湖泊面積減少亦可以是洪災發生的原因之一。湖泊可以說是一個緩衝區,若河水滿溢,湖泊可以儲存過多的河水,以及調節流量。因此,若湖泊的面積減少,它們調節河流的功能也會隨之下降。
泄洪胡佛大壩的溢洪道一共使用過兩次,一次是1941年作測試用,一次是1983年作洪水調節。 泄洪相關水災 2005年黑龍江沙兰镇小学洪灾,又稱「死了幾個孩子算什麼」事件 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 1975年8月文革期间河南“75·8”水库溃坝 洪水調節(日语:洪水調節) 水壩的環境影響 总台央广记者:王娴、李佳,浙江台记者:白植清
相模湖相模大壩而形成的人造湖。命名者是內山岩太郎原神奈川縣知事。 這座湖提供橫濱市、川崎市及相模原市等地之上水道和京濱工業地帶的工業用水,以及水力發電、洪水調節、灌漑用水、休閒等多種用途。一部份用在東京都的飲水。 作為戰後日本最初完成的水庫湖(相模水庫在1947年完成),人造湖命名為○○湖也是最初之例。1
大洪水洪水泛濫的情況下最終成功治水。根據傳說,大禹在經歷了九年的艱苦努力,修築堤壩,疏通河道,開鑿渠道,調節水流令洪水得以收斂,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台灣各地普遍共有流傳著太古時大洪水的傳說,其中泰雅族、賽夏族、鄒族、布農族、魯凱族、排灣族、撒奇萊雅族、阿美族、巴宰族與台灣漢移民等都有大洪水的傳說。
佐久间水坝5万千瓦水力發電为主要建设目的,而且兼做丰川用水(日语:豊川用水)的水源等作用。自2004年以来,國土交通省积极推进大型水坝重建项目(日语:ダム再開発事業),使其成为拥有防洪(日语:洪水調節)功能的多功能水坝(日语:多目的ダム)。水坝所形成的人工湖被命名为“佐久间湖”,除了入选“水坝湖百选(日语:ダム湖百選)”还被指定建成为天龍奧三河國定公園,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