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浦戰役,又稱鄒縣、滕縣戰役,是1945年10月至1946年1月,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第二次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前,新四軍為控制華東津浦、隴海、膠濟三條鐵路路段及沿線重要城市,與國軍發生的局部衝突。在這個戰役中,陳毅的新四軍山東軍區和粟裕的新四軍華中軍區部隊互相配合,佔領了以上三條鐵路沿線的重要路段,並把山東和華中兩大解放區連為一體,這次戰役與上黨戰役、平綏戰役、平漢戰役等,一同被眾多史學家和政治家以及西方學者認為第二次國共內戰前奏之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6月29日) |
背景
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為了爭奪淪陷區的接收權,分別派部隊搶佔重要城市據點以及交通線。津浦線是國軍北上重點路線,兵力雄厚。中共中央確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方針後,山東主力調東北後,新四軍北移山東,軍部與山東軍區合併,陳毅任軍長兼司令員,另在蘇北組建華中軍區。中共中央賦予華東方面的中心任務就是截斷津浦路,阻止國軍北上,並力求消滅一部或大部;以此要求組織一個突擊力量,佈置在徐州至濟南沿線適當位置,控制鐵路一段,創造戰場,以便打擊北上的國軍[1]。 同時判斷:「華中可能為蔣介石最先向我進攻之地,如華中現有地區不能確切保障,不獨影響山東局勢,且對全國形勢及國共談判均及不利……」[2],為此,華東方面以山東部隊為主於1945年10月15日組成津浦前線野戰軍,由陳毅任司令員,下轄四個師。蘇北則以江南北撤部隊為主,於同年11月10日組成華中野戰軍,粟裕任司令員,進行內線作戰。
戰役過程和結果
10月19日,新四軍佔領津浦路上的鄒縣,隨後向南北展開。在南段,12月14日攻佔滕縣,圍困臨城、棗莊;北段先後攻佔寧陽、曲阜,包圍兗州、泰安。坐鎮濟南的李延年和困守臨城的陳大慶,均連電向國府軍委會告急[3]。與此同時,華中野戰軍於11月16日佔領了鹽城,12月26日佔領高郵,配合了津浦路的作戰。山東軍區部隊則進行了膠濟路阻擊作戰。至1946年1月停戰之日止,華東三大鐵路幹線中,津浦路濟南南方萬德至徐州北韓莊段、隴海路徐州東新安鎮至海州段、膠濟路濟南東張店至昌樂段,均在新四軍控制下,中共山東和華中兩大根據地已經連成一體,成為對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上海地區最直接而嚴重的威脅。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