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納佩島(Pohnpei),又譯澎貝島,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波納佩州的一個島,是謝尼亞溫群島中最大的島,屬於加羅林群島的一部分。位於該島的帕利基爾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首都。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中,波納佩島是最大的、最高的、人口最為稠密的並且最為發達的單個島嶼。波納佩島上有很多的生物,生物種類非常多。它也是地球上其中一個最潮濕的地方,在某些山區地方,每年的降雨量超過300英寸(7600毫米)。
地理
島上的最高點是在772米或者782米的Mount Nanlaud。波納佩島是幾十種鳥類,包括四個特有種的原產地,有吸蜜鸚鵡(Pohnpei lorikeet)、扇尾鶲(Pohnpei fantail)、闊嘴鶲(Pohnpei flycatcher)和繡眼(Long-billed white-eye)。波納佩島的第五個特有種暗色輝椋鳥被認為最近已經滅絕了。僅有的陸地爬蟲類動物是某些種類的蜥蜴。最初,只有三種哺乳動物存在:老鼠、蝙蝠和狗。豬被引進過來,有些現在已經變成野生了,在德國統治時期引進的鹿也是如此。潟湖裏面有豐富的魚類、軟體動物、烏龜和其他海洋動物。[1]
澎貝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區域,是地球上最潮濕的地方之一[2] ,在某些山區地方,每年的降雨量超過300英寸(7600毫米)[3]。
澎貝島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F(°C) | 86 (30) |
86 (30) |
86 (30) |
86 (30) |
86 (30) |
86 (30) |
86 (30) |
87 (31) |
87 (31) |
87 (31) |
87 (31) |
86 (30) |
86 (30) |
平均低溫 °F(°C) | 73 (23) |
75 (24) |
75 (24) |
73 (23) |
73 (23) |
73 (23) |
71 (22) |
71 (22) |
71 (22) |
71 (22) |
73 (23) |
73 (23) |
73 (23) |
平均降水量 吋(mm) | 12.1 (310) |
10.2 (260) |
14 (360) |
17.6 (450) |
19.4 (490) |
16.6 (420) |
17.2 (440) |
16.3 (410) |
15.9 (400) |
16.2 (410) |
15.9 (400) |
16.7 (420) |
188.1 (4,770) |
數據來源:Weatherbase[4] |
歷史
澎貝島屬於殖民地時期之前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Mwehin Kawa(也稱Mwehin Aramas)(建築時期和人類時期,約1100年之前)[5] ;
- 紹德雷爾王朝(約1100[5]年到約1628年);
- Mwehin Nahnmwarki(酋長制度時期,約1628年到約1885年)[6][7]
波納佩傳說中敘述了邵德雷爾統治者,首次把政府引入了波納佩島。在波納佩傳說中,邵德雷爾的中央集權式專制統治在幾代人的時間裏逐漸變本加厲,他們貪索無度以及冒犯波納佩神明的壞名聲激起了波納佩人民的憤恨。邵德雷爾王朝隨着伊索克勒克(Isokelekel)的入侵而結束,伊索克勒克以一種更為分權的酋長制度取代了邵德雷爾的統治,如今依然存在[8][9][10]。
波納佩的歷史社會可以高度結構化地分成五個部落,有各種宗派和子宗派;每個部落由兩個首長領導。部落在封建基礎上組織起來。從理論上,「所有的土地都屬於首長,首長會收到定期的供奉,而且他行使絕對的規則」。首長施行的處罰包括死刑和放逐。部落之間的戰爭包括搶劫,破壞房屋和獨木舟和殺害戰俘[8]。
1529年9月14日,阿爾巴羅·德·薩維德拉在去世之前不久來到波納佩島,成為第一個到訪該島的歐洲人,當時他試圖找到回新西班牙的路[11]。他在地圖上標記為「San Bartolomé 」,周圍的島嶼稱為「Los Pintados」,西班牙語的字面含義是「繪畫的」,這是由於他看到當地的人們大多喜歡紋身[8]。
1595年12月23日,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基羅斯指揮着西班牙船隻San Jeronimo到訪,他在當時的描述非常簡短,也沒有試圖登上該島[12]。
澳大利亞的約翰·亨利羅是另外的一個到訪者,他有較為詳細的文檔記錄,他駕駛的小船「約翰公牛」在1825年9月10日到達,由於他的船被當地居民的輕舟追逐,因此他也沒有選擇登陸。
俄羅斯探險家費奧多爾·彼得羅維奇·利特克是第一個詳細描述了該島和島上的居民的人。從1828年1月14日到19日,他一直在嘗試登陸小島,但是由於島上的居民對他表現出了敵意,因此登陸一直沒有成功。後來,島上的居民登上了他的船,於是「一些交易發生了,一個簡單的詞彙編譯出來了,而一個地圖也產生了」[8] 。利特克的一名遠航隊員F. H. von Kittlitz對於該島作了進一步的描述,包括蘭馬多近海遺址。利特克和其隊員的記錄提供了關於波納佩島的第一個詳細資料的來源[8] 。
不清楚誰是下一個到訪者。1832年1月3日,船長J. H. Eagleston駕駛着輕舟「Peru」觀測到了該島,當時他的航海圖上已標記為「阿森松島」。里森博格寫到,不確定到底是誰第一個稱其為「阿森松島」,但是這個名字已經被使用直至西班牙時期[8] 。
「在西班牙時期(與殖民地軍隊的戰事)已經變得相當血腥,」1890年的一份關於某次戰役的報告中,列出了西班牙傷亡人數是300人[8] 。德國時期,官員試圖從雙方部落中識別出暴亂煽動者,然後將他們運送到德國新幾內亞的拉包爾,讓這些暴亂煽動者服一年的勞役[8] 。
對於西班牙人來到以前的人口估計被認為是不可靠的[8] 。
從這個時候起,捕鯨和貿易船隻越來越多。很快,一個「大殖民地的流浪者、逃犯和船舶的逃兵開始上岸」,根據瑞典護衛艦歐也尼日誌[13] ,他們這些人被認為「主要是壞人的角色」[8] 。第一個到達的傳教士是羅馬天主教神父Louis Désiré Maigret。他從火奴魯魯乘帆船來到,從1837年12月開始傳教,經過不成功的七個月之後[13],他在1838年7月29日離開,去往瓦爾帕萊索。他的同伴有一些是大溪地人,其中一些人留在波納佩島,而且留下了後代。10年之後,神父Maigret回到了夏威夷,成為了火奴魯魯的主教[13] 。一群來自新英格蘭的新教傳教士於1852年,在波納佩建立了他們自己的永久地。他們的信件和日記中包含了關於該島的豐富的信息,在哈佛大學保存至今[8] 。
人口特徵
1854年之後,由於和歐洲人接觸發生了天花流行病,造成了急劇的人口下降[8]。
1886年,西班牙人聲稱加羅林群島是西屬東印度群島的一部分,並開始施加政治權威。他們建立了新的城市,修建了一些政府建築、一個堡壘、一所教堂和一所學校。一些西班牙修道士也從馬尼拉送到波納佩島以宣傳天主教信仰。1898年美西戰爭之後,德意志帝國於1899年從西班牙人手中購買了加羅林群島,一起購買的還有馬里亞納群島,關島除外。
德國管理期間,在波納佩島和整個加羅林群島推行關於土地所有權的重大改動。從1907年起,把所有土地納入封地的封建制度逐漸被向個人發出地契的方式取代,族長的經濟優勢從而開始削減。後來,一項因為稅收的工作引發了一場著名的叛亂。這次叛亂發生於道路的修建期間,該事故後來升級到謀殺9人,事故的結局是逮捕和審判了36名叛亂者,15人被處死,而其他人則被放逐到了德國的一個小島上。
1911年到1912年的人口普查顯示有3190名波納佩人、585名加羅林人和279名美拉尼西亞人。由於在本土島嶼發生的具有破壞性的颱風,一些外島被重新安置,主要是Sokehs島嶼。
1947年的一次人口普查表明,波納佩島總人口為5628人,其中4451人是波納佩人,而1177人是來自其他的太平洋島嶼的土著居民。
到1963年的時候,人口增長到了近1萬人。
根據《凡爾賽條約》,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受任國接管赤道以北的德國殖民地,包括波納佩,同被佔據的還有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美國關島除外)和膠澳等。隨後時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駐軍有海軍和陸軍兩部分,海軍由Jun Naito上校指揮,人數大約2000人,陸軍由渡邊雅男中將指揮,總共有5984名官兵[14]。1943年到1945年越島作戰期間[14] ,波納佩被美國海軍繞過不理,只遭到了幾次炮轟,包括美國軍艦馬薩諸塞號和艾奧瓦號,以及來自科本斯號航空母艦的空襲。1945年,所有的日本公民被迫離開該島,而他們的一些家人則留了下來。
1980年,一組包括了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約翰·米爾頓·凱奇和勞麗·安德森的12名藝術家團隊受邀前往波納佩,他們是作為「word of mouth」項目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收集藝術家的對話[15] 。依據安德森對這個項目的記錄,以及來自她的專輯「The Ugly One with the Jewels」的「word of mouth」。當時有一些囚犯成功從監獄逃出,他們闖入電台後,朝着DJ開槍,然後帶同割草機的刀闖入叢林,總共有四人在事件中被殺,電視也在這個時候被引進島上。
1986年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獨立,在此之前是聯合國委託美國的太平洋群島託管地。
2010年,波納佩州的人口總數約為34000人。儘管大多數人都認同自己的民族為波納佩,但是比起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其他島嶼,波納佩更加地民族多樣化。這主要是由於一個多世紀的外國殖民佔領造成的,殖民者們帶來了西班牙人、德國人、日本人、查莫羅人、菲律賓人、美國人、澳大利亞人以及其他的西方的歐洲人,加上聯邦政府的首都帕利基爾位處本島,數以百計的僱員來自其他三個州:雅浦州、楚克州和科斯雷州,有着不同的種族和文化起源。本土結構同時也包括了外來島嶼的多個區域的民族,形成了一個澳大拉西亞太平洋島民的混合體,從而使得波納佩島成為了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一個大熔爐。
語言
波納佩語(之前稱為「Ponapean」)及其方言是波納佩的語言。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政府也使用英語作為其官方語言。
體育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一部分,最近兩次分別在北京和悉尼舉辦的夏季奧運會中都派出團隊了參加,參加的項目包括田徑、游泳和舉重,但是沒有參加足球比賽。最著名的波納佩運動員是參加了悉尼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伊萊亞斯·羅德里格斯。羅德里格斯是最後一名跑完馬拉松比賽的運動員,但是成千上萬名觀眾為他歡呼鼓舞,同時還有電視機前數以百萬計的觀眾看着他進入奧林匹克體育場並完成最後一圈,為了他能夠完成比賽,閉幕式也推遲了。
小說中的波納佩
波納佩島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克蘇魯神話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由洛夫克拉夫特與黑茲爾·黑爾德合作的《超越萬古》,其靈感來自南馬都爾遺址。在亞拉伯罕·梅利特的《The Moon Pool》,南馬都爾遺址是一個已消失種族的場境。一些人認為南馬都爾連接了消失的雷姆利亞大陸。
波納佩島和南馬都爾遺址還在作者詹姆士·羅林的書《Deep Fathom》中佔據重要的角色。它們同時也出現在了克萊夫·卡希爾2009年的小說《美杜莎》中[17]。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