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裕介(日語:はたの ゆうすけ;英語:Yusuke Hatano、1986年2月12日—),別名夏裕介,美日香港男性作曲家及編曲家,2011年夏天選擇定居香港,2012年開始專門替歌手、電影或現場音樂活動等創作和演奏歌曲;2013年經填詞人林敏驄推薦而涉足配樂界,後主力擔任香港電影配樂,編寫主題曲或插曲。2017年,他首次與作曲家金培達一起奪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並獲得《第2屆金色銀幕獎》「最佳音樂原創獎」及《第五屆漢米爾頓幕後英雄盛典》「最佳原創音樂」兩項殊榮。
波多野裕介 | |||||
---|---|---|---|---|---|
作曲家 | |||||
別名 | 夏裕介 | ||||
國籍 | ![]() | ||||
永久居留權 | ![]() | ||||
民族 | 大和民族 | ||||
出生 | |||||
居住地 | 大埔林村[1][2] | ||||
職業 | 作曲家、編曲家、鋼琴家、配樂師、音樂總監 | ||||
語言 | 粵語、英語、國語、日語 | ||||
教育程度 | 音樂學系創作學士 | ||||
母校 | 南山國際高等學校 新加坡海外家庭學校 (Overseas Family School) 昆士蘭大學 | ||||
配偶 | 陳湘韻(Jean)(2015年結婚) | ||||
親屬 | 一兄 岳父:陳耀發 岳母:邵音音 | ||||
音樂類型 | 古典樂、爵士樂、電子音樂、電影配樂 | ||||
演奏樂器 | 鋼琴、鍵盤樂器 | ||||
出道地點 | ![]() | ||||
出道日期 | 2013年 | ||||
代表作品 | 電影樂曲: | ||||
活躍年代 | 2013年至今 | ||||
相關團體 | Neo Music Production Limited(2012年至今) | ||||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 |||||
|
簡歷
波多野裕介在美國新澤西州出生,因父親是京都府京都市人,故同時擁有日本國籍。他從小基於父親工作關係而經常搬遷[註 2],曾於美國就讀小學,10歲隨家人移居愛知縣名古屋市,16歲就讀南山國際高等學校一年級便須搬到馬來西亞新山市暫住,但要來往巴西立新加坡海外家庭學校(Overseas Family School)繼續唸書,一年半(2001年高中二年級)後才正式遷居新加坡[3]。2004年,他赴澳洲修讀昆士蘭大學統計學[4],可是始於2003年日本作曲家植松伸夫為《Final Fantasy》遊戲系列,創作了過千首樂曲令他深受感動,對音樂富有熱忱,遂立志成為作曲家[3]。2006年左右,他曾因一次暈倒撞傷頭部,以致雙耳聽到的音高不一,那時受到一位美國設計師的故事啟發,開始將焦點放於編曲上,即使半年後康復[5];2010年修畢音樂學系創作學士課程,在校時曾以原創古典樂曲「Oriental Isolation(東洋的孤獨)」獲頒澳洲「珀西·布里爾(Percy Brier)紀念獎」。
波多野裕介曾於布里斯本演奏爵士鋼琴數年,2011年夏天選擇定居香港[2][6],曾在酒店當琴手三年,認識了駐場表演者江海迦[註 2];2012年跟邵音音女兒許湘韻開設音樂製作公司「Neo Music Production Limited」[7],專門替歌手、電影或現場音樂活動等創作和演奏歌曲。2013年,他在某中環爵士樂酒吧擔任樂手期間結識了填詞人林敏驄,因雙方談得很投契而獲推薦涉足香港配樂界[註 2],後主力為不少香港電影擔任配樂,並編寫主題曲或插曲。2017年,他憑曾國祥首套個人執導作品《七月與安生》,與作曲家金培達一起奪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8],同年亦獲得《第2屆金色銀幕獎》「最佳音樂原創獎」及《第五屆漢米爾頓幕後英雄盛典》「最佳原創音樂」兩個獎項。
感情生活
波多野裕介與陳湘韻於2004年在昆士蘭大學參加唱歌比賽時相識[4][5],2015年3月14日往京都結婚[9][10]。
演出作品
首映 | 電影名 | 角色 |
點對點 | 教師 | |
幸運是我 | 電子琴樂手 |
首播 | 節目名 | 備註 |
無綫電視 | ||
萬眾同心公益金 | 演出 | |
兄弟幫 | 第1994、1995集嘉賓 | |
尋找家香情 | 第1集嘉賓 | |
#好掛住日本 | 第6集嘉賓 | |
香港25個第一 | 第8集嘉賓 | |
滿足的味道 | 第6集嘉賓、主題音樂創作 | |
ViuTV | ||
我與金像獎的距離 | 配樂 |
年份 | 歌名 | 歌手 |
雙截龍 | 張繼聰、白只 | |
日落大道 | 羅力威 |
日期 | 活動名 | 備註 |
軟硬25周年 Softhard heHA opera | 演唱會宣傳片段 | |
《最愛潘源良是誰》作品展演唱會 | 演出嘉賓 | |
2015年東京喜劇電影節 | 演出嘉賓[11] | |
《hmv live × Mischa 葉巧琳 - Music Night Special》迷你音樂會 | 演出嘉賓[12] |
音樂作品
- 2013年
- AGA - 一釐米(編)
- 2015年
- 2017年
- 2019年
- 2020年
- 黃淑蔓 - 猜猜我是誰(編)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AGA - MIZU(編)
- 2024年
- 麗英 - Blueberry Moon(曲/詞/編/監)
年份 | 電影名 | 備註 |
重口味 | 單元:驚嘩春夢 | |
GOOD TAKE! | 單元:GOOD TAKE | |
單元:囍宴 | ||
單元:水泥 | ||
全力扣殺 | 不適用 | |
使徒行者 | 不適用 | |
幸運是我 | 不適用 | |
七月與安生 | 與金培達一同獲得三個獎項: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第2屆金色銀幕獎》「最佳音樂原創獎」 《第五屆漢米爾頓幕後英雄盛典》「最佳原創音樂」 | |
一念無明 | 不適用 | |
今晚打喪屍 | 不適用 | |
以青春的名義 | 不適用 | |
真愛神出來 | 不適用 | |
大偵探霍桑 | 不適用 | |
花椒之味 | 不適用 | |
使徒行者2 | 不適用 | |
我們永不言棄 | 不適用 | |
死因無可疑 | 不適用 | |
怪物先生 | 不適用 | |
真·三國無雙 | 不適用 | |
盜月者 | 不適用 |
- 2017年:《Better Tomorrow》
年份 | 內容 | 備註 |
Madhead 手機遊戲《時空之門》 | 作曲 | |
百事可樂微電影《2018把樂帶回家 - 霹靂爸媽》 | 作曲 | |
百事可樂微電影《把樂帶回家》 | 作曲及編曲 | |
百事可樂微電影《把樂帶回家 摘星者》 | 作曲及編曲 | |
微電影《失格遊人》 | 編曲 |
曾獲獎項與提名
年份 | 獎項 | 結果 |
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
最佳原創音樂(《花椒之味》) | 提名 | |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 | ||
最佳原創音樂(《七月與安生》;與金培達) | 提名 | |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七月與安生》;與金培達) | 獲獎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一念無明》) | 提名 |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Better Tomorrow(《幸運是我》) | 提名 | |
第2屆金色銀幕獎 | ||
最佳音樂原創獎(《七月與安生》;與金培達) | 獲獎 | |
第五屆漢米爾頓幕後英雄盛典 | ||
最佳原創音樂(《七月與安生》;與金培達) | 獲獎 |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