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英語:SALEM-Immanuel Lutheran College,簡稱沐恩中學、ILC、SALEM-ILC)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大元邨的一所中學。於1983年[1]由南亞路德會創立。校名中「沐恩」的意思是「沐浴在主的恩典中」,英文校名中的「Immanuel」是聖經中的先知以賽亞及聖徒馬太等對耶穌基督的別稱,「Lutheran」就是路德教會的英文名稱。前稱沐恩中學(英語:Immanuel Lutheran College),成立法團校董會後,把辦學機構南亞路德會及其英文簡稱SALEM加入學校註冊名稱。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3月21日) |
在基督教的健康環境中致力提供有質量的教育,讓學生發揮潛能,善於智,體,社會,靈性,並為自己在生活中的挑戰作準備。
沐恩中學的前身是在觀塘的一所由南亞路德會負責,在一私人莊園裏面的「Immanuel Lutheran English Middle School」。面積細小的,而設施也不充足。1978年,申請為一所津貼學校,於1982年成為津校[1]。然而,由於教學樓、學習環境和設施的局限,使該校未能升級到一所標準津貼中學的水平。南亞路德會獲悉後,在教育署協助下將「Immanuel Lutheran English Middle School」停辦,並改為在新界創立新的學校。於1983年,沐恩中學成立[3]。
在第一辦學時年,沐恩中學只有中一和中四,其後逐漸開發成為一所有從中一到中七的學校。
多年來,校園環境裏和教的設施改善。從1996年夏天到1997年的秋天在一個大規模的學校改建工程建設計劃中,興建一個新翼正門。工程後,有更多房間可提供給各種活動,教師的工作環境方面改善。此外,為了跟上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學校安裝了電腦網絡系統,連接了學校中所有電腦,並且在每個教室和特別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投映機。也安裝了無線區域網絡(WLAN)。老師和學生在學校校園可以享用這種信息技術。
在學生的成長的方面,目標仍然是在培養學生全面化發展他們的智力,社會,物質和精神。作為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條件,在1991年及1995年建立了學生會,並且設定了四社:信(Samuel)、義(Enoch)、愛(Esther)、德(Deborah)。通過參與,學生有機會計劃方案和進行自己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夠培養自己的潛能和在各方面取得的經驗。
(中四必須選3個選修科,中五可退修1科,退選後會有空堂作自修)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設四社,分別為信(Samuel), 義(Enoch), 愛(Esther), 德(Deborah)。
南亞路德會沐恩堂以沐恩中學為堂址,在校舍內舉行不同的宗教活動,包括主日學課程、團契、褔音周等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