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恩·普拉特(英語:Vaughan Pratt,1944年4月12日—)是一名澳大利亞計算機科學家,史丹福大學名譽教授。自1969年以來,普拉特在搜尋演算法、排序演算法和質數測試等基礎領域做出多項貢獻。近期他的研究重點是並行系統和楚空間的形式建模。
職業生涯
普拉特在澳大利亞長大,曾就讀於諾克斯文法學校。1970年,普拉特進入雪梨大學學習,並在那裏完成碩士論文,該論文與現在的自然語言處理有關。隨後他前往美國,在指導教授高德納的指導下,僅用20個月就完成史丹福大學的博士論文。他的論文重點分析希爾排序演算法和排序網絡[1]。
普拉特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1972年—1976年)和副教授(1976年—1982年)。1974年,普拉特與高德納和詹姆斯·H·莫里斯合作,完成他1970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研究生時開始的工作,並使之正規化;合作成果是KMP演算法。1976年,他發展了動態邏輯系統,這是一種結構化行為的模態邏輯。
他從麻省理工學院到史丹福大學休假(1980年—1981年),並於1981年被任命為史丹福大學全職教授。
1980年至1982年,普拉特在史丹福大學指導太陽工作站計劃。他以各種方式為太陽電腦公司的成立和早期運營做出貢獻,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擔任顧問,隨後兩年離開史丹福大學,擔任研究主管,最後於1985年重新擔任太陽電腦公司顧問並返回史丹福大學。
他還設計了太陽電腦公司的徽標[2],徽標上有四個交錯的「sun」字樣;這是一個雙向圖。
2000年,普拉特成為史丹福大學榮譽教授。
主要貢獻
許多著名的演算法都以普拉特的名字命名。普拉特證明是對一個數是否為質數的簡短證明,它以一種實用的方式證明質數是可以有效驗證的,將質數檢定問題歸入複雜度類NP,並首次有力地證明該問題並非共NP-完備[3]。1970年代初,普拉特與史丹福大學教授高德納共同設計了KMP演算法,該演算法是詹姆斯·H·莫里斯獨立設計的,至今仍是已知最高效的通用字串搜尋演算法。[4]。他與曼紐爾·布盧姆、羅伯特·弗洛伊德、羅納德·李維斯特和羅伯特·塔揚一起描述中位數的中位數,這是第一個最壞情況下的最佳選擇演算法[5]。
普拉特開發了一些有用的工具。1976年,他撰寫一篇關於CGOL的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工作論文,CGOL是他根據自上而下的運算子優先級解析範式設計並實現的MACLISP的替代語法。[6]。他的解析器有時被稱為「普拉特解析器」[7],並被用於後來的系統中,如MACSYMA。道格拉斯·克羅克福特也將其用作JSLint的底層解析器[8]。普拉特也實作了一個基於TECO的文字編輯器,名為「DOC」,後來更名為「ZED」[9]。
普拉特在1995年《位元組》雜誌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奔騰浮點除錯誤造成的後果可能比英特爾或IBM當時預測的還要嚴重[12][13]。
如今的普拉特影響廣泛。除了史丹福大學的教授職位外,他還是至少七個專業組織的成員。他是美國計算機協會會士,也是三大數學期刊的編委。他也是TIQIT電腦公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的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該公司於2010年關閉。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