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田鐵山(日語:永田 鉄山/ながた てつざん Tetsuzan Nagata,1884年1月14日—1935年8月12日),日本帝國陸軍軍人,日本陸軍中統制派的核心人物之一,致力於推動陸軍的現代化,作為包括:大力提倡國家總動員以使日本能進行現代總體戰、領導軍部和革新官僚、財政界結合,擴大陸軍影響力以及協助關東軍、控制日本對華政策,使中日雙方衝突與日俱增。永田最終因日本陸軍內部統制派和皇道派的紛爭,於1935年8月12日相澤事件中被殺,追晉陸軍中將。
生平
1884年1月14日永田鐵山出生於日本長野縣諏訪郡上諏訪町的富裕醫生家庭,為郡立高島醫院院長永田志解理的第三子[1],上有同父異母的三個兄長和一個姊姊,下有同母的兩個弟弟與兩個妹妹[2]。永田從小即具俠義精神,但在校成績平平,直到國小四年級受父親臨終遺言所鼓勵,開始奮發向上才成為成績優異的學生[2]。1895年,永田父親去世,家道隨之中落,全家只得搬到東京,而永田也因此被託付給同父異母的軍職兄長永田十寸穗照顧。十寸穗當時官拜陸軍中尉,在陸軍中央幼年學校擔任隊長。永田在兄長的影響下也選擇了從軍,於1898年成為陸軍地方幼年學校第二期生。三年後畢業,再進入陸軍中央幼年學校受訓兩年[2]。
1903年6月,永田以軍官候補生身份被分發到步兵第3聯隊,於同年12月進入陸軍士官學校就讀[2]。1904年10月,永田以16期首席生身份畢業,獲得天皇賞和「恩賜銀錶」[2],同期畢業者還包括小畑敏四郎、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磯谷廉介,他與小畑敏四郎、岡村寧次被教官們公認為陸士第16期最優秀的「陸軍三羽烏」。畢業後繼續服務一星期,被授予步兵少尉軍銜[2]。1906年,永田奉調朝鮮,次年春再調回日本本土,服役於高田連隊[2]。1908年底,永田考入陸軍大學校,成為第23期生,並在校內持續保持着優異成績。1910年11月,永田以次席身份畢業(首席畢業生為梅津美治郎),被授予天皇恩賜的軍刀(授予恩賜軍刀的畢業生俗稱「軍刀組」)[2]。
自陸軍大學校畢業後,永田先是回到高田連隊服務,之後被提拔調至教育總監部第一課,負責為當時教育還未成條例規範的日本陸軍制定「教育令」的起草工作,也因此被派至歐洲先進國家見習[3]。1913年,永田以軍事研究員的名義派駐於德國。1914年8月,德國對俄國宣戰,起先永田暗自慶幸,認為可藉此機會就近觀察戰事發展,但當獲悉日本也向德國宣戰後,便丟下行李隻身從德國逃到荷蘭,再轉至英國[4]。1915年7月,永田奉命擔任駐丹麥軍事研究員,但因為該國受到德國的壓力,永田僅停留兩週便離開,轉而駐進瑞典[4]。永田從歐洲的戰爭得知未來「總體戰」乃國家以國力全面的較量,因此在回國後以「教育總監部附」的身份於陸軍省臨時軍事調查委員會擔任委員,同時盡可能地收集情報、深入研究調查,於1920年第三次被派至歐洲前發表了一篇「有關國家總動員之意見」的論文,極力主張日本應將醫農工商各行各業編入國家總動員的體制下[5]。
1921年6月任駐瑞士大使館武官。1921年10月,在德國考察時,永田鐵山與陸士同期的小畑敏四郎、岡村寧次,以及陸士17期的東條英機,在德國南部巴登-巴登,結成以改革陸軍時弊為目標的「巴登巴登密約」,目的是去除陸軍薩長派閥,實行「軍主政從」,建立總體戰總動員體制[6]。當時,新一代軍人對山縣有朋等元老軍人把持軍隊和日軍的落後現狀感到十分不滿。他們回國後,接觸更多少壯軍官,主要是來自陸士15~18期生組成名為「二葉會」的小團體。永田鐵山後來成為少壯軍官組織「一夕會」的發起人。
1923年,永田回到日本進入教育總監部任第一課高級課員。1924年,永田升任陸軍省軍事課高級課員[5]。永田1926年陸軍省整備局設置動員課,永田鐵山任初代課長,負責規劃日本的全國動員戰略,以使日本在緊急狀況時可以動員軍用和民用力量,滿足總體戰的需要。1927年3月晉升大佐。1928年辭去動員課長,任麻布步兵第3聯隊長。1930年8月陸軍省陸軍大臣南次郎陸軍大將任內擔任軍事課長。
1932年晉升陸軍少將,任參謀本部第2部長。永田鐵山是研究德國軍備的專家,是日本陸軍內部統制派的核心人物,永田鐵山思維清晰,被譽為日本軍中「第一大腦」,有「永田之前無永田,永田之後無永田」的說法[7]。但是,永田鐵山的觀念招致了日本陸軍中更激進的皇道派的強烈敵意,他們指責永田鐵山與財閥互相勾結。[8]1933年6月,召開陸軍全體幕僚會議,永田因圍繞對蘇聯、中國的戰爭準備方面與時任參謀本部第3部長的小畑敏四郎嚴重對立,遭時任陸軍大臣、皇道派「首領」人物荒木貞夫的駁斥,這是日本陸軍內部皇道派和統制派紛爭的開始[9]。在1933年從參謀本部去職,任步兵第1旅團長。
1934年1月荒木貞夫辭去陸軍大臣,由支持統制派的林銑十郎繼任,1934年3月永田鐵山就任陸軍省軍務局長,藉助人事調整打擊皇道派。1935年8月12日,永田鐵山在相澤事件中被傾向皇道派的相澤三郎中佐持刀在辦公室殺死。永田鐵山死後被追晉為陸軍中將,相澤三郎被判處槍決[10]。永田鐵山被刺殺後,東條英機繼任為統制派領袖,此時統制派和皇道派的矛盾已更加激化,1936年2月26日傾向皇道派的青年軍官們發動二·二六事件,事件被平定後皇道派軍官遭到大規模的清洗,統制派確立了對日本陸軍的絕對控制權。
註腳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