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掠龍(學名:Thanatotheristes,根據原作者的說法,含義是「死亡收割者」[1];按照字面翻譯,屬名分為兩部分,在希臘語中分別對應單詞「死亡」與「收割者」:Θάνατος,羅馬化:Thánatos,「死亡」[2];θεριστής,羅馬化:theristḗs,「收割者」[3])也可音譯為塔納托斯龍、桑納托斯龍或直譯為死亡收割龍,是一屬生存於大約8010至7950萬年前晚白堊世拉臘米迪亞古陸的暴龍科恐龍,目前僅有一個種:德氏死掠龍(T. degrootorum)。該分類單元的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福莫斯特組,與中型角龍類如福莫斯特異角龍,和小型厚頭龍類如賴氏結頭龍等共存。[4]
發現與命名
死掠龍正模標本(TMP 2010.5.7)包括右上頜骨、右顴骨、右眶後骨、右上隅骨、右方軛骨、右側蝶骨、左前額骨和幾顆牙齒。顱骨長約800毫米(31吋)。它的體型比近親懼龍更小,但在正模標本死前骨骼發育還不成熟。歸入該屬的標本TMP 2018.016.0001為亞成體的部分右上頜骨,發現於福莫斯特組下Herronton砂岩段的Twelve Mile Coulee地區。種名紀念標本發現者約翰·德·格魯特(John De Groot)和桑德拉·德·格魯特(Sandra De Groot)。[1]
敘述
死掠龍有以下特徵:[1]
- 上頜骨腹側和前腹側至眶前窩的皮下表面上的、一排均勻分佈的背-腹向嵴。
- 顴骨上膨脹的圓形眶緣。
- 額葉的矢狀嵴向前延伸到顳上嵴,形成一個寬而圓的嵴。
- 額葉上的淚骨接觸面相對於額間縫向前延伸約60°。
- 前額有兩個向後突出的、尖銳的「刺」,與顱頂前表面的腹側面相連(長的、中間的主要的尖刺和較短的外側的尖刺)。
根據顱骨化石材料與相關屬的比較,死掠龍正模標本身長估計為8米(26呎)左右。[4]
分類學
死掠龍正式描述在暴龍科中建立一個新分類單元,即暴龍族的旁系群――懼龍族(Daspletosaurini),其中包含德氏死掠龍(T. degrootorum)、強健懼龍(Daspletosaurus torosus)、霍氏懼龍(D. horneri)和一種來自恐龍公園組的暴龍科(FMNH PR308)。該分類群的存在表明暴龍科演化支存在地理差異,虐龍演化支及血王龍與怪獵龍構成的演化支生存於拉臘米迪亞南部,阿爾伯塔龍亞科和懼龍族則佔據加拿大和美國北部。[1]
懼龍族的鑑別特徵如下:[1]
- 上頜骨前腹側至眶前窗的皮下表面非常粗糙。
- 上頜骨的顴骨升支。
- 在前兩個牙槽緣和皮下表面前邊緣之間測量,上頜骨與前腹角逐漸變細成為一個淺角(<65°)。
- 前額在背視圖中非常開闊,在前視圖中強烈地向背內側彎曲。
- 位於第三齒槽或第三間齒板腹側的小孔。
- 擁有不少於14顆上頜齒。
以下是作者的系統發育分析:[1]
真暴龍類 Eutyrannosauria |
| ||||||||||||||||||||||||||||||||||||||||||||||||||||||||||||||||||||||||||||||||||||||||||||||||||||||||||||
古生物學家尹燦奎(韓語:윤찬규,音譯)在2020年對一隻亞成年強健懼龍的額葉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由於特定進化枝中額葉的形態學範圍廣泛,因此骨骼特徵將有效地表明某些暴龍科類群的「獨有衍徵」是不夠充分的。 這可能表明與強健懼龍額葉有關的任何祖徵或獨徵都是不充分的,因此可能使其成為懼龍的一個物種。[5]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