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歌廳 (音樂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歌廳》(英語:Cabaret)是一部音樂劇,改編自約翰·范·德魯頓(John Van Druten)的1951年話劇《我是一個相機》(I Am a Camera),該話劇改編自克里斯多福·伊舍伍的1939年的小說《柏林故事》(The Berlin Stories)。這部音樂劇由弗里德·埃布(Fred Ebb)作詞,約翰·坎德(John Kander)作曲,於1966年11月在紐約百老匯首演。劇中故事以1931年威瑪共和國時期的柏林為背景,圍繞着美國小說作家克里夫·布萊德肖和19歲的英國卡巴萊歌手薩利·鮑爾斯之間的戀情展開。克里夫的房東施奈德小姐和她的追求者舒爾茨先生(一位賣水果的猶太老人)之間注定要失敗的愛情是另一條故事線。見證了所有悲歡離合的是夜總會主持人。
![]() |
Remove ads
該劇在首演後取得了巨大成功,在1967年托尼獎上斬獲了8個獎項,包括最佳音樂劇和最佳音樂劇導演。倫敦西區和百老匯在之後都上演過重排版。它在1972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由麗莎·明尼利扮演薩利,該片獲得了8項奧斯卡獎。
Remove ads
劇情
- 1929年,美國作家Cliff Bradshaw來到柏林尋找創作靈感。在火車上,他結識了一個德國人Ernst Ludwig,並得到了他的幫助,租住在Fräulein Schneider的寄宿屋裏。
- Cliff在一家名叫基特卡特俱樂部的歌廳里遇到了一位英國女歌手Sally Bowles,並被她的魅力所吸引。Sally是一個不安分的女孩,喜歡狂歡和冒險,不想過平凡的生活。
- Sally被她的情人和老闆Maximilian von Heune趕出了他的公寓,於是搬到了Cliff的房間裏。Cliff和Sally開始了一段感情,但是他們之間有很多分歧和矛盾。
- Fräulein Schneider和她的鄰居,一個猶太水果攤販Herr Schultz也開始了一段戀情。Herr Schultz送給Fräulein Schneider一把松鼠籠作為訂婚禮物,但是他們的幸福很快被納粹的威脅所打破。
- Ernst請Cliff幫他運送一個行李箱到巴黎,Cliff同意了,不知道裏面裝的是納粹黨的宣傳冊。後來,Cliff發現Ernst是一個納粹黨員,並且參與了對Herr Schultz水果店的暴力襲擊。
- Cliff決定帶着Sally離開柏林,去美國開始新的生活。但是Sally卻不想放棄她在歌廳的事業,她認為自己有天賦和潛力。她還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不確定孩子是誰的。
- Fräulein Schneider因為害怕納粹的報復,取消了和Herr Schultz的婚禮。Herr Schultz仍然對未來抱有希望,認為自己是一個德國人,不會受到迫害。
- Sally偷偷地去打掉了孩子,並告訴Cliff她不會和他一起走。Cliff無奈地離開了柏林,回到美國。他把他和Sally的故事寫成了一本小說。
- Sally回歸基特卡特俱樂部,用一首歌《歌廳》(Cabaret)來結束這個故事,並諷刺地說「生活就是一場歌廳,老朋友。來吧,來歌廳吧。」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