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主義建築是指極權主義政權所創造的建築類型。[1]極權主義建築往往被設計成宏偉壯觀、體量巨大,以描繪出一種力量、威嚴和陽剛之感。[1]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1年8月3日) 極權主義建築著名的擁躉有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日本帝國和蘇聯。 圖集 1939年時位於德國柏林的新總理府 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紅軍劇院(英語:Red Army Theatre)。它被設計成共產主義之星的形狀。 意大利建築師阿納爾多·德爾伊拉(英語:Arnaldo dell'Ira)的作品——英雄殿(英語:Temple of Heroes) 參見 帝政風格 帝冠樣式 斯大林式建築 納粹建築 納粹德國的城市規劃(英語:Urban planning in Nazi Germany) 法西斯建築 中國宮殿式建築 粗獷主義建築 簡約古典主義 共產主義國家的城市規劃(英語:Urban planning in communist countries) 建築政治宣傳(英語:Architectural propaganda) 政治權力的展現方式(西班牙語:Escenificación del poder político) 極權主義藝術(芬蘭語:Totalitaristinen taide) 參考文獻 [1]Dennis P. Doordan. Twentieth-century architecture. H.N. Abrams, 2002. p. 122.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