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部大吉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楠部大吉郎(日語:楠部 大吉郎くすべ だいきちろう Kusube Daikichirō,1934年12月10日—2005年8月27日),日本男性動畫師、動畫公司SHIN-EI動畫株式會社創辦人、前會長。出生於原滿洲國,成長於群馬縣沼田市。其弟弟是SHIN-EI動畫的第2任社長楠部三吉郎日語楠部三吉郎。他的兒子是楠部工、女兒是楠部文日語楠部文

快速預覽 楠部大吉郎 Daikichirō Kusube, 動畫師 ...
楠部大吉郎
Daikichirō Kusube
動畫師
外文名楠部 大吉郎(くすべ だいきちろう)
羅馬拼音Kusube Daikichirō
國籍 日本
出生(1934-12-10)1934年12月10日
 滿洲國(出生)
 日本群馬縣沼田市(成長)
逝世2005年8月27日(2005歲—08—27)(70歲)
親屬楠部三吉郎日語楠部三吉郎(弟)
楠部工(兒子)
楠部文日語楠部文(女兒)
隸屬SHIN-EI動畫(創辦人、前會長)
代表作
少年忍者風之藤丸日語少年忍者風のフジ丸》(人物設定、作畫監督)
巨人之星》系列(作畫監督)
多啦A夢電影》系列(監修)
獎項
第5屆東京國際動畫博覽會
「第2屆特別功勞獎」
關閉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楠部 大吉郎
假名くすべ だいきちろう
平文式羅馬字Kusube Daikichirō
關閉

經歷

楠部大吉郎出生於滿洲國[a]。戰後,他回到日本,居住在群馬縣沼田市[2]群馬縣立沼田高等學校日語群馬県立沼田高等学校畢業。他立志成為雕刻家,曾三度參加東京藝術大學的入學考試,但都失敗[3]。1957年,他創作了一部漫畫,投稿給光文社的《少年日語少年 (雑誌)》雜誌。在與光文社的會面中,他聽到了東映動畫的成立,並參觀了新落成的大泉工作室。在那裏他遇到了山本早苗日語山本早苗,並決定應徵動畫師的工作。他是透過該公司首次公開招聘加入的。他在訓練期間表現出色,完成後很快就被任命為東映動畫首部長片《白蛇傳》的第2原畫師。然而,他最終與員工發生了衝突並失去了工作。閒暇之餘,他看着森康二日語森康二的分鏡,就建議說「這個部分讓我來做吧」。因此,他被接受並被選為負責原畫。此前,參與《白蛇傳》原畫繪製的只有兩個人,分別是森康二、大工原章。他後來參與製作了多部動畫電影,展示了他擅長的動作場面技巧。

手塚治虫公司蟲Production的《原子小金剛 (1963年版)日語鉄腕アトム (アニメ第1作)》開啟電視動畫時代時,楠部擔任了東映動畫第2部電視動畫《少年忍者風之藤丸日語少年忍者 風のフジ丸》的作畫監督。雖然當時沒有相應的職位,但他也負責今天所謂的「人物設定」。而《藤丸》的許多導演都是真人電影界的從業者,而楠部則曾教授矢吹公郎、田宮武、勝間田具治日語勝間田具治、村山鎮男等作畫監督的職務。《藤丸》的製作被推遲,東映動畫要求楠部也參與原作動畫。當楠部拒絕時,他再次提出要求,他們會增加作畫費用並再次要求。於是,每當《藤丸》的檔期緊張的時候,楠部的收入就增加,他的月薪達到了150萬日元[b]。此外,隨着東映動畫的員工陸續轉入蟲Production,為了阻止這些轉職潮,他與大塚康生等人一起成為5名合約工之一,獲得了10倍的報酬[c]。但後來發現楠部的薪水比東映動畫社長的薪水還高,這引起軒然大波,並迫使他於1965年9月辭職[4]

東映動畫透過動畫聯盟試圖向其他公司施壓,要求他們不要僱用楠部,但這產生了反效果。在楠部家裏,手塚向他提出了擔任蟲Productions的榮譽高層,但他拒絕了。在被楠部拒絕的20分鐘後,藤岡豐日語藤岡豊邀請他加入東京電影。他也拒絕了,並表示「我不想再在宮裏侍奉了」。東映動畫決定裁減長篇電影時代的員工,選擇以年輕員工為主度過低預算電視動畫時代的政策,並於1965年12月成立了A Production(以下簡稱A-Pro)作為動畫製作公司。它沒有加入東京電影的主力團隊,而是決定建立商業合作夥伴關係(但不是資本合作夥伴關係)並接管製作部門。他以值得信賴的個性而聞名,A-Pro的早期員工包括來自東映動畫的芝山努小林治日語小林治 (1945年生のアニメ演出家)椛島義夫日語椛島義夫。在擔任A-Pro社長經營製作公司的同時,也擔任作畫監督,憑藉紮實的作畫功底和大膽的觸覺,成功將漫畫《巨人之星》製作成電視動畫,這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透過定期招聘,該公司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動畫師。他還在台灣成立了名為「影人電影公司」的動畫製作公司,與大塚康生一起在那裏培養動畫師。1970年,他的弟弟楠部三吉郎加入東京電影擔任銷售代表,並支持楠部[5]

1974年,當他同時製作的作品達到5部時,他在擔任電視動畫系列《柔道讚歌日語柔道讃歌》(4月至9月,日本電視台系列)的作畫監督期間病倒了。他花了1年的時間休養,在此期間他製作的動畫數量急劇下降。當公司面臨經營危機時,人們清楚地意識到,單純依賴實際生產有其限制。此外,由於東京電影製作的動畫數量減少,以及東京電影社長藤岡豐與梶原一騎及電影製作人川野泰彥創辦「三協映畫」的影響,東京電影的經營陷入了財務困難。有人要求他將東京電影的經營部門分離出來,成立一家名為東京電影新社的新公司,並讓楠部接管東京電影的剩餘部分,但他拒絕了。因此,A-Pro與東京電影終止了合約。為了與東京電影新社競爭,該公司更名為SHIN-EI動畫新A Production,意為「動畫界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並於1976年9月9日重新開業,成為一家製作公司,同時也負責規劃和生產。如上所述,藤岡要求三吉郎「承擔責任」,但他並不認同,並諮詢了楠部,楠部告訴他「我們現在的錢是我們通過動畫賺到的。如果我們要失去動畫的錢,我們該怎麼花這筆錢呢?」,他寫道,有人告訴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所以他決定獨立並加入SHIN-EI動畫[6]

SHIN-EI動畫創立初期,楠部也從事過作畫工作,並作為作畫監督參與了電視動畫《日本名作童話系列 赤鳥之心日語日本名作童話シリーズ 赤い鳥のこころ》(1979年,朝日電視台系列),但此後他一直擔任社長兼會長。然而,他參與《多啦A夢電影》的作品監修長達了19年之久,從1980年的《多啦A夢:大雄的恐龍》到1999年的《多啦A夢:大雄的宇宙漂流記》。三吉郎寫道,他曾要求楠部充當「公司的鎮紙」,不要干涉工作現場,而只在下屬向他尋求建議時勇於發言,而這正是他所要求的[7]

他於2005年8月27日去世。享壽70歲。在2006年3月23日至26日舉辦的第5屆東京國際動畫博覽會上,他被追頒第2屆特別功勞獎,以表彰其對SHIN-EI動畫創立所做的貢獻[8]

參加作品

東映動畫時期

A Production時期

SHIN-EI動畫時期

相關項目

腳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