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光(534年—593年7月13日),名修芝,字彥光以字行[1]安定郡烏氏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人,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梁彥光的曾祖梁茂是北魏鎮西大將軍、秦州刺史、臨涇郡開國公,祖父梁育是北魏平西將軍、華州刺史,父親梁顯是東雍州刺史、大鴻臚卿,贈開府儀同三司、涇荊二州刺史[1]。梁彥光幼年聰慧,有天賦卓越品性,其父梁顯常對親近的人說:「此兒有風骨,當興吾宗。」七歲時,父親病重,醫生說吃五石可以痊癒。當時求紫石英不得。梁彥光憂慮憔瘁不知所為,忽然在園中見到一物,梁彥光原來不認識,奇怪拿着回來,就是紫石英。親屬都很怪異,以為是被至孝所感動。西魏大統末年,入太學,學習經史,有規矩法度,隨便做事也必定以禮。出仕擔任秘書郎,時年十七歲。

北周建立,轉任舍人上士周武帝時,官至小馭下大夫。為母親守喪去職,悲痛過禮。不久,朝廷令他視事,周武帝見其悲痛過度,嗟嘆很久,多次被皇帝安慰。後轉任小內史下大夫。建德年間,為御正下大夫。跟隨周武帝平北齊,因功授為開府、陽城縣公,食邑千戶。周宣帝即位,拜華州刺史,進封華陽郡公,增食邑五百戶,以陽城公轉封小兒子梁文讓。隨後進位上大將軍,轉任御正上大夫。不久拜柱國、任青州刺史,宣帝駕崩,沒有上任。

隋文帝受禪,以梁彥光為岐州刺史,兼領岐州宮監,增食邑五百戶,通前一共二千戶。很有治理政績,嘉禾連理,出現在岐州境內。開皇二年,隋文帝到岐州,高興他的才能,下詔書予以表揚,並且賞賜給他一束絹帛和一把御傘,以勉勵天下的官吏。不久,又賜錢五萬。過了幾年,梁彥光調為相州刺史。梁彥光前在岐州,岐州民風質樸純厚,梁彥光無為而治,每年上奏報給朝廷的戶口、墾田和賦稅都是全國第一。

後遷為相州刺史後,仍然採用在岐州的治理辦法。但是相州治所鄴城自北齊滅亡以來,衣冠士大夫多遷入關中居住,只有那些手工業者、商人、樂戶都遷居鄴城,因此民風險詐刻薄,人們喜歡造謠訴訟,稱梁彥光為「戴帽的飴糖」。隋文帝聽到了這些傳聞,就免了梁彥光的官。一年以後,又任命他為趙州刺史。梁彥光請求再任相州刺史,文帝答應了他。相州的豪強猾吏聽說梁彥光再次來相州任職,都紛紛嗤笑他。梁彥光到相州後,懲治不法,審理案件,料事如神,因此豪強猾吏紛紛潛逃,相州境內社會秩序大為好轉。梁彥光又招致了一些名儒,在各地建立鄉學,親自主持考試,表揚獎勵勤奮用功的學生,並開除那些懶惰不求上進的學生。對於被州郡薦舉的秀才,他親自在鄴城郊外設宴為他們送行,並資送路費。於是相州的社會風氣大變,官吏百姓都非常感激和愛戴梁彥光,再沒有打官司的人了。

滏陽焦通,喜歡酗酒,事奉雙親無禮,被從弟告發。梁彥光沒有治罪,帶他至州學,令他觀看孔子廟。當時廟中有韓伯瑜,母親打他不痛,可憐母親力氣衰弱,對母親悲泣,焦通感悟,悲痛慚愧,無地自容。梁彥光訓諭把他放回去了。焦通改過勵行,成為善士。官民感悅,沒有諍訟。開皇十三年六月九日(593年7月13日),梁彥光在相州去世,虛歲六十[1],贈冀州定州青州瀛州四州刺史,諡號襄,同年十一月丁酉朔廿四日庚申(593年12月22日)葬於小陵原零泉鄉黃渠里[1]梁文謙嗣位。

腳註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