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又稱桅、檣,是船上直立的桿、柱狀物。其作用包括支持帆、長臂起重機,其高度也可以作為航行燈、瞭望台、海事旗旗語、火控系統、天線或是信號燈[1]。大型帆船會有多個桅杆,數量及大小會隨船隻種類而不同。幾乎所有帆船的桅杆都是拉線式[2]。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在十九世紀之前,桅杆是由一根或是多根原木製成,一般會用松柏類的樹。自十六世紀起,船隻的大小需要很高且很粗的桅杆,已無法用單一根原木製成。在這些大型帆船中,桅杆有相當的高度,會分成四段,從甲板往上分別是下桅(lower mast)、中桅(top mast)、上桅(topgallant mast)及頂桅(royal mast)[3]。為了讓下桅夠粗,需要用數根原木組成下桅。
帆船時代結束後,機動船上的桅桿用於安裝雷達或通信天線等器具。
名詞
- Sprit topmast:在船首斜桅(bowsprit)後方的小桅杆(在18世紀後已不使用),在計算船的桅杆時(如雙桅船、三桅船),多半不會計算此桅杆。
- 前桅(Fore-mast):最靠近船首的桅杆,也是在主桅前面的桅杆[3]。 因為這是最前面的桅杆,也有可能會裝在船首斜桅的位置。
- 分段:fore-mast lower、fore topmast、 fore topgallant mast
- 主桅(Main-mast):最高的桅杆,一般會裝在船的中央。
- 分段:main-mast lower、main topmast、main topgallant mast、royal mast (if fitted)
- 後桅(Mizzen-mast):最後方的桅杆,一般會比前桅要矮。
- 分段:mizzen-mast lower、mizzen topmast、mizzen topgallant mast[4]
相關條目
- 折斷桅杆
- 航行計劃
參考資料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