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伯宇宙學獎(英語:Gruber Prize in Cosmology)設立於2000年,是由位於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耶魯大學的非營利組織格魯伯基金會(Gruber Foundation)提供的價值50萬美元的三項國際獎項之一。
格魯伯宇宙學獎 | |
---|---|
授予對象 | Discoveries leading to fundamental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
地點 | Yale University Office of Development, New Haven, Connecticut |
國家/地區 | 美國 |
主辦單位 | Gruber Foundation |
獎勵 | US$500,000 |
首次頒發 | 2000 |
官方網站 | gruber |
自2001年以來,格魯伯宇宙學獎得到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贊助。獲獎人由一個專家組從來自世界各地的提名名單中選出。
格魯伯基金會宇宙學獎授予一流的宇宙學家,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或科學哲學家,獎勵他們在理論、分析或概念上的發現,導致某個領域的根本性進展。
獲獎人
年份 | 獲獎人 | 所屬機構 | 參考資料 |
---|---|---|---|
2000年 | 艾倫·桑德奇 | ||
吉姆·皮布爾斯 | |||
2001年 | 馬丁·里斯男爵 | ||
2002年 | 薇拉·魯賓 | ||
2003年 | 拉希德·蘇尼亞耶夫 | 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 | |
2004年 | 阿蘭·古斯 | ||
安德烈·林德 | |||
2005年 | 詹姆斯·岡恩 |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主要設計者 | |
2006年 | 約翰·馬瑟 | ||
宇宙背景探測者 (COBE)團隊 | |||
2007年 | 布萊恩·施密特 | ||
索爾·珀爾馬特 | |||
高紅移超新星搜索隊 | |||
超新星宇宙學計劃 | |||
2008年 | J·理查德·邦德 | 加拿大高等研究院 | |
2009年 | 溫迪·弗里德曼 |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天文台 | |
羅伯特·肯尼克特 | 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 | ||
傑里米·莫爾德 | 墨爾本大學 | ||
2010年 | 查爾斯·斯泰德爾 | 加州理工學院 | |
2011年 | 西蒙·懷特 | ||
卡洛斯·弗倫克 | |||
馬克·戴維斯 | |||
喬治·埃夫斯塔希歐 | |||
2012年 | 查爾斯·本內特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
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 (WMAP)團隊 | |||
2013年 | 維亞切斯拉夫·穆哈諾夫 | ||
阿列克謝·斯塔羅賓斯基 | |||
2014年 | 西德尼·范登貝赫 | [1] | |
揚·埃納斯托 | |||
肯·弗里曼 | |||
R·布倫特·塔利 | |||
2015年 | 約翰·卡爾斯特羅姆 | [2] | |
耶利米·保羅·歐斯垂克 | |||
萊曼·佩吉 | |||
2016年 | 朗納·德瑞福 | [3] | |
基普·索恩 | |||
萊納·魏斯 | |||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發現團隊 | |||
2017年 | 珊德拉·法貝爾 | [4] | |
2018年 | 納扎雷諾·曼多萊西 | [5] | |
讓-盧普·皮熱 | |||
ESA普朗克衛星團隊 | |||
2019年 | 尼克·凱澤 | [6] | |
約瑟夫·西爾克 | |||
2020年 | 拉爾斯·赫恩奎斯特 | [7] | |
沃爾克·斯普林格 | |||
2021年 | 馬克·卡米翁科夫斯基 | [8] | |
烏羅什·塞利亞克 | |||
馬蒂亞斯·薩爾達里亞加 | |||
2022年 | 法蘭克·艾森豪 | [9] | |
2023年 | 理查德·埃利斯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