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源於古希臘,是古典建築的一種柱式。它的比列比愛奧尼柱式更為纖細,柱頭是用茛苕(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其柱身裝飾著葉形裝飾和捲軸的精緻柱頭,並附有多種變化但是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採用的正是科林斯柱式。[1]
科林斯柱式得名稱來源於古希臘城市科林斯,該風格後在古羅馬時期廣泛使用[1],包括奧古斯都議事廣場(約公元2年)的戰神復仇者神廟就有使用科林斯柱式的先例。並高盧南部的方形神殿、尼姆和維埃納的莉薇婭·奧古斯塔神廟都有引用[2] 。馬克·威爾遜·瓊斯曾指出的其他主要例子也包括烏爾比亞巴西利卡、安科納的圖拉真拱門、佛卡斯圓柱等。在古典建築在文藝復興時期復興時,科林斯柱式增加了兩個派生變種:托斯卡納柱式和混合柱式。[3]
特徵
當柱子使用斑岩或花崗岩時,科林斯柱的柱身通常為光滑的,而當是大理石時,科林斯柱的柱身通常都刻有凹槽。凹槽的數量從二十到三十二個不等(通常是二十四個),具體取決於柱子的直徑,由於凹槽應對應於柱頭四個面的中間,因此樣條數必須能被四整除。
科林斯柱式的特色,則是其柱頭裝飾著兩排交替排列的葉形裝飾,上面經常覆蓋着四根莖或花椰菜。這些外殼在算盤的角度下捲起,頂板的四個面中,都會有一個葉形裝飾埋在柱頭裏面。科林斯柱式採用的地基一般是離子-閣樓基礎,有時是複合基礎。底座有時也會使用樹葉和交錯裝飾。
柱頂也是是科林斯柱式的特徵。若是對於部分使用科林斯柱式建築測量(如蒂沃利的灶神廟、羅馬萬神殿等)進行測量,可以發現原先柱子的高度約為柱子高度的五分之一。但是,柱頂可以提高到九分之二。使得楣樑和楣板的比例變化很大。
至於環繞科林斯柱頂的簷口,其比例和裝飾差異很大。並設有以滴水罩飾為構成的科林斯式飛簷。
圖庫
-
科林斯柱式上色後的重建版本
-
新聖亞坡理納聖殿的科林斯柱式
-
《列維之家的盛宴》,保羅·委羅內塞,1573年。背景中出現了許多科林斯式的柱子
-
德國的科林斯壁柱插圖,現存於紐約市史密森尼設計博物館
-
榮軍院的科林斯式壁柱
-
倫敦格林威治醫院裏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的科林斯式壁柱
-
美泉宮的人工羅馬廢墟,喬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內西對科林斯式和提圖斯羅馬神廟的描繪而設計
-
巴黎聖詹姆斯博達爾酒店
-
布加勒斯特的羅馬尼亞復興建築使用的科林斯式
-
布加勒斯特的城市住宅,窗戶上有科林斯式壁柱
-
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天津)外檐建有8棵科林斯柱構成的開敞柱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