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查理斯·蒂利(英語:Charles Tilly,1929年5月27日—2008年4月29日)是一位美國知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歷史學家,其作品主要研究政治與社會之間的關係。1969-1984年,在密歇根大學任歷史、社會學和社會科學教授,其最後一個職務是在哥倫比亞大學約瑟夫·伯滕威澤講座教授。他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社會學之父」[1]以及「世界傑出的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之一」,因為其「學問無與倫比,思想深刻犀利,精神堅定不移」。[2] 在在其去世之後,眾多特別期刊、會議、獎項以及訃告均以以他的名義出現。[3]

快速預覽 查理斯·蒂利, 出生 ...
查理斯·蒂利
Thumb
出生Charles Tilly
(1929-05-27)1929年5月27日
 美國伊利諾伊州倫巴第
逝世2008年4月29日(2008歲—04—29)(78歲)
 美國紐約
國籍 美國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政治科學社會學政治哲學
學術指導者巴林頓·摩爾
博士生巴里·威爾曼
關閉

人物生平

1929年出生於伊利諾伊州,1950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曾在韓戰中擔任美國海軍士兵。1958年完成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主要關懷為歐洲現代國家形成的歷史,市民的社會抵抗與政治參與,社會運動等主題,領域橫跨政治、經濟、歷史,甚至認同、信賴等文化課題。

代表作品

  • 《旺代:1763年反革命的社會學分析》,The Vendée: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1793
  • 《歐洲視角下的集體暴力》
  • 《克里奧與密涅瓦》,Clio and Minerva
  • 《轉型後的共產主義政治經濟》
  • 《鬥爭的動力》
  • 《歐洲的抗爭與民主(1650-2000)》,Contention & Democracy in Europe, 1650–2000
  • 《社會運動,1768—2004》,Social Movements, 1768–2004
  • 《從爭論到民主》
  • 《身份、邊界與社會聯繫》
  • 《信任與統治》
  • 《為什麼?》,Why?
  • 《牛津語境政治分析手冊》
  • 《抗爭政治》
  • 《政權與鬥爭劇目》
  • 《民主》,Democracy
  • 《信用與責任》
  • 《抗爭的藝術》
  • 《社會運動,1768–2008》,Social Movements, 1768–2008
  • 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