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淮夷,可能是存在於中國上古時代的夏至東周時期,生活在中國東部的黃淮、江淮一帶的東夷部族統稱。
![]() |
根據《竹書紀年》記載,夏朝的相在即位的第一年,進攻淮夷,第二年攻風夷、黃夷,第七年於夷訪夏朝。
淮夷後來與商王朝關係很親近,商王帝辛曾用安撫和武力征服並行的方式促進了淮夷和中原的文化交流[1]。
周滅商後,淮夷幫助武庚復興商朝[2],武庚失敗後,淮夷又與徐戎多次聯合抗擊西周統治者。周厲王時期爆發了周厲王與淮夷之戰。
起源
- 《詩經·魯頌》說:「憬彼淮夷,來獻其琛,元龜象齒,大賂南金。」 他們可能沒有固定的國家,但是他們可能很富有,對中原諸國的政治經濟影響頗大。
- 古國。《通志·氏族略》:淮夷小國,其地今淮甸。舜,東夷之人也,耕於歷山;禹娶塗山氏女,會諸侯於塗山;成湯困夏桀於南巢,以亳為都。
據《詩經·魯頌》「明明魯侯,淮夷攸服」,「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爾猶,淮夷卒獲」,「憬彼淮夷,來獻其琛」,「淮夷蠻貊,莫不率從」,「淮夷來同,魯侯之功」。
參考來源
外部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