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索斯塔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傑克·威廉·索斯塔克(英語:Jack William Szostak,1952年11月9日—),美國[1]生物學家、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哈佛醫學院遺傳學教授、麻省總醫院亞歷山大·里奇傑出研究員。[2][3]他與伊利沙伯·布萊克本和卡羅爾·格雷德因為「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而一起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
索斯塔克1952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父母分別來自波蘭和英格蘭。當時他的父親在帝國理工學院學習航空工程。後來由於父親工作原因,索斯塔克跟隨家人多次搬家,最後定居加拿大。父母對索斯塔克的科學興趣非常支持,還允許他在地下室嘗試一些危險的科學實驗。[4][5]
1968年,索斯塔克不滿16周歲就從高中畢業,進入麥吉爾大學學習,1972年獲細胞生物學的學士學位。之後,他在康奈爾大學師從華裔生物學家吳瑞教授[6],攻讀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77年畢業後繼續在吳瑞教授指導下開展博士後研究。[4][5][7][8]
1979年,索斯塔克加入哈佛醫學院,在悉尼·法伯癌症研究所(現為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建立自己的實驗室。期間,他與伊利沙伯·布萊克本在合作研究中發現,端粒中一段獨特的DNA序列保護染色體免於退化,而布萊克本的博士生卡羅爾·格雷德又進一步鑑別出了參與端粒DNA複製的一種逆轉錄酶——端粒酶。他們發現,端粒變短則細胞衰老,而端粒酶的活性能夠維持端粒的長度。這些研究成果對癌症及其他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響。[9]期間,他還參與了世界上最早的關於酵母菌人工染色體的研究。1983年,索斯塔克升任副教授;次年,實驗室整體搬遷到麻省總醫院。1988年,升任教授,取得哈佛醫學院終身教職。
索斯塔克在遺傳學領域有貢獻。他被相信是構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酵母菌人工染色體。這一成就有助於科學家繪製在哺乳動物基因的位置,和開發操縱基因技術。他在這方面的成就,也有助於人類基因組計劃。
1998年起,兼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起,兼任麻省總醫院亞歷山大·里奇傑出研究員。[2][8]
因為他的貢獻,索斯塔克已獲得多個獎項和榮譽。索斯塔克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文理科學院及紐約科學院院士。[2]他曾先後獲得過如下獎項: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