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永平(英語:Lee Yung Ping,1947年9月15日—2017年9月22日),華文小說家、翻譯家。李永平生於英屬砂拉越(婆羅洲西部,今為馬來西亞領土),並在此度過童年。成年後,他離家到臺灣、美國求學,取得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最終定居臺灣,並擔任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教授,退休後獲聘為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他的創作以小說為主,作品透露出對於自身族群及文化的認同探討,不斷地藉由書寫婆羅洲、中國、臺灣三地,進行原鄉的辯證。代表作包括《吉陵春秋》、《海東青》、《大河盡頭》,榮獲國家文藝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中山盃華僑華人文學獎等,並曾獲頒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獎。
李永平祖籍在廣東省揭西縣灰寨鎮,客家人,生於婆羅洲古晉。1966年發表小說〈婆羅洲之子〉,獲得婆羅洲文化局文學獎。
中學畢業後前往臺灣,在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就讀。晚年,他曾向人透露自己之所以離開,是因為支持砂拉越獨立得罪馬來西亞當局。[3]
大學畢業後留任臺灣大學教學助理,同時擔任《中外文學》月刊編輯。1976年前往美國深造,就讀紐約州立大學奧巴尼分校比較文學系,並於1978年取得碩士學位。同年至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於1982年取得博士學位。大學期間,受王文興與顏元叔影響,1968年完成短篇小說〈拉子婦〉,發表於《大學雜誌》。[4]
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後,李永平在臺定居,擔任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為實現文學理想,便於1987年離開學界,移居臺北市峨嵋街埋首創作,並在東吳大學兼課生活。[5]
1999年,在翻譯名家曾珍珍與東華人社院創院院長楊牧延攬之下,李永平加入創辦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並在楊牧幫助下,以其文學著作送審提聘,李永平得以正教授職銜接聘,對此曾珍珍提到。[6]
“ | 楊牧說這是他該得的尊重,不僅薪資較高,重回學院之後,更不必再為升等傷神,可以專心創作。基於愛才,楊牧盡心盡力呵護李永平。顧念他單身住在宿舍,三不五時出外闖蕩,難免發生意外,特地送他一支辦了號碼的手機,這號碼隨着李永平直到他辭世。 | ” |
——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創所所長曾珍珍 |
2000年秋,李永平正式移居花蓮,展開九年的教書生涯,主要教授小說創作與翻譯,東華期間完成《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 2002 )、《李永平自選集( 1968 - 2002 )》(2003) 、大河小說──「月河三部曲」之一的《大河盡頭(上卷:溯流)》(2008年),於2009年退休,並獲聘為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
退休後長居淡水。除了作家及教授的身份,李永平同時也是一名翻譯家。翻譯過超過25本西方著作,題材從純文學到大眾文學均有,如《天地一沙鷗》、《曠野的聲音》、《上帝的指紋》、《幽黯國度》等。[4]
年代 | 生平事件 | 當時歲數 | 備註 |
---|---|---|---|
1947 | 出生 | 0 | 英屬婆羅洲砂拉越首府古晉市 |
1951 | 開始上學 | 4 | 古晉中華第四小學幼稚園,小學先後在中華四小、馬當中華公學和古晉聖保祿學校度過。 |
1959 | 就讀國中 | 12 | 古晉中華第二中學 |
1962 | 就讀高中 | 15 | 古晉英文中學 |
1966 | 發表第一篇作品〈婆羅洲之子〉 | 19 | 獲得婆羅洲文化局文學一等獎。 |
1967 | 赴臺就讀大學 | 20 |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 |
1971 | 大學畢業 | 24 | 同年成為台大外文系教學助理,一直到赴美深造為止。 |
1972 | 擔任《中外文學》編輯 | 25 | |
1976 | 赴美深造 | 29 |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比較文學碩士 |
1978 | 獲得碩士學位 | 31 | 同年申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獲准。 |
1982 | 獲得博士學位 | 35 | 同年前往臺灣,擔任中山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
1986 | 擔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編輯 | 39 | |
1987 | 放棄馬來西亞國籍,成為中華民國公民 | 40 | 同年離開中山大學,專心致力於寫作。 |
1989 | 母親過世 | 42 | 同年開始書寫《海東青》,並發表系列小說在聯合文學副刊。 |
1992 | 出版《海東青》 | 45 | 同年開始任教於東吳大學英文學系,一直到1999年。 |
2000 | 任教於東華大學 | 53 | |
2008 | 自大學退休 | 61 | 同年開始專心致力於書寫《大河盡頭》。 |
2015 | 出版《朱鴒書》 | 68 | |
2017 | 逝世 | 70 |
李永平的小說經常以故鄉婆羅洲為背景,故常被認為是馬華作家,但他本人對這個說法感到不以為然,甚至於對馬來西亞國家本身都相當反感,因為英國在建立馬來西亞時,無視當地人的反對,就將各個地區統整起來。[9]
相對馬來西亞,他本人對於客家的族群認同則較為穩固,而這個客家的認同,同時與中原文化,也就是中華文化進行結合,便成了對於中國的認同。雖然至今從未停留在中國大陸上,但他認為他是由中國文化這個母親所孕育出來的,也因此在創作時,他總踩在中國文化的立場,選用漢文化的文字以及思想進行書寫。
李永平在大學求學階段以後,多數的時間他都在臺灣,臺灣就儼然成為了他的另一個故鄉。然而,除了這樣個人遷移的因素以外,臺灣的認同更包裹着複雜的政治問題。由於國共內戰後,國民黨敗退到臺灣,在當時海外華人的眼中,中國共產黨並沒有保存中華文化的傾向,也就使得國民黨的政權代表着中華文化的傳承者。這時臺灣就轉化成了中國文化的保存基地,也形成了「臺灣等於中國」的印象。李永平在這個情況下,也認同臺灣是中華文化的保留區,但在這個認同中,不免有些異質感。一方面他清楚臺灣並不是中原地區,另一方面臺灣的中華文化不斷萎靡,這些感覺都出現在他的小說之中,使得他對臺灣的中華認同變得模糊不清。
李永平特殊的離散經歷,使得他在關於「原鄉」的討論上有特別的着力。有別於一般的華文作家,「原鄉」一詞幾乎可以理所當然地指向中國大陸。李永平的「原鄉」同時可以指向三個地方,分別是婆羅洲、中國、以及臺灣,三個地方都是他的原鄉,卻也都有各自的欠缺之處。婆羅洲是他生長的原鄉,然而一種殖民地的屬性,使得文化及政治的繁雜因素混雜在一起,他沒辦法對這個地方產生文化的認同。在較早的小說創作中,他不斷藉由陳述婆羅洲文化的異質感,進而轉向中國的原鄉認同。而中國是他的族群的原生地,也就是文化上的原鄉,但因為歷史因素以及政治局勢,他沒能回到中國地區,使得中國成了想像中的原鄉。在創作中,中國不斷以母親的形象呈現在文化認同之中。至於臺灣則是他學習的地方,也就是學術的原鄉。臺灣既保留了中華文化的特質,又有他學習的軌跡,是經歷與文化特質兼具的原鄉。然而臺灣在這兩個方面卻都不夠完整,因此臺灣的形象在他的小說中成了海東的罪惡城市,有文化上的缺乏。總體而言,在「原鄉」的討論上,李永平採取的立場不是疏離、陌生的原鄉,而是失落的原鄉,這也就是說原鄉不再可以回歸,永遠有一個空缺在文化與記憶的地方。[10]
李永平因為他的中國認同,使得他在創作時,選用的文字非常講究,要以中華正統為首要準則。他在句法上,盡可能避免西式的語句出現,在字詞上,則盡可能選用中國文化中既有的詞彙,並試圖重新開發過去出現過的字詞,擴展漢字的使用向度。除了文字層面的中國文化表現,在小說內容之中,也不難發現中國式的書寫。比如中國的果報觀念以及鬼魂的書寫,都可以在李永平的小說之中發現。另外,特別提到他對於客家的族群,他在創作中不刻意強調客家的族群認同,但對於客家人的精神,他認為仍在創作中存在有一定影響。[11]
「反西化」在李永平的作品中是一項比較特別的風格,主要是應對着鄉土文學而衍生出的一項特質。在民族性上,它提供了對自身所處文化的確認,讓自己的民族擁有自身的認同;在文學創作形式上,它可以將書寫的中心更加明確的標舉出來,這個情況特別在《吉陵春秋》中展現;在文學發展脈絡上,它則呼應着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當時所提倡的文類內容及風格,為了對當時依賴外國支援的臺灣,主要以反映現實生活而作,以抵抗外來的影響。在這樣的寫作理念之下,李永平的作品呼應了鄉土文學,作品中對外來文化的一些缺點抱持着批判、糾正的態度。[12]
在李永平的小說創作中,對於女性的描寫篇幅相當多,這相較於其他小說是較為特殊的一點。藉由描寫純真的女性,對比那些女性們所身處的城市。那些城市的罪惡、污穢,便顯得異常強烈而令人感到不堪。進一步在社會導致純真盡失、家庭毀敗、國土淪陷的書寫之中,女性仍然在書寫中佔有相當地位,甚至更意味着復仇的開端。尤其在書寫母親時,母親從建設者的身分變成一種類似於毀滅者的腳色,這個反差更是震懾人心。[13][14]另外,關於堅強女性的描述,李永平個人認為跟客家人堅忍不拔的精神有所關聯。[11]
年代 | 作品名稱 | 文類 | 出版 | 備註 |
---|---|---|---|---|
1966 | 〈婆羅洲之子〉 | 短篇小說 | 獲得婆羅洲文化局文學一等獎。 | |
1968 | 〈拉子婦〉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大學雜誌》,被選為《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中。 | |
1972 | 〈田露露〉 | 短篇小說 | ||
1976 | 《拉子婦》 | 短篇小說集 | 華新出版社 | |
1978 | 〈歸來〉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並獲得聯合文學獎。 | |
1978 | 〈萬福巷裏〉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78 | 〈日頭雨〉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並獲得聯合文學獎。 | |
1979 | 〈白痴記〉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80 | 〈散花〉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80 | 〈燈〉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82 | 〈十一他娘〉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83 | 〈荒城之夜〉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84 | 〈好一片春雨〉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84 | 〈大水〉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84 | 〈思考〉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85 | 〈滿天春雨〉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為《吉陵春秋》最後一章。 | |
1986 | 《吉陵春秋》 | 短篇小說集 | 洪範出版社 | 曾獲「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及聯合報小說獎。 |
1992 | 《海東青:台北的一則寓言》 | 長篇小說 | 聯合文學 | 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 |
1992 | 〈出埃及第四十年─我寫「海東青」〉 | 短文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96 | 〈戴着枷鎖起舞─簡評吳繼文《世紀末少年愛讀本》〉 | 論文 | 發表於Unitas. | |
1997 | 〈我的年〉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1998 | 《朱鴒漫遊仙境》 | 長篇小說 | 聯合文學 | |
1998 | 〈宿願〉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中外文學》。 | |
1999 | 〈初遇蔣公〉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2000 | 〈桑妮亞〉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2000 | 〈第一顆石頭〉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2001 | 〈翠堤小妹子〉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2001 | 〈支那〉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2001 | 〈一個游擊隊的死〉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2002 | 《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 | 長篇小說 |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 |
2003 | 《𨑨迌:李永平自選集》 | 短篇小說自選集 | 麥田出版社 | |
2003 | 〈文字因緣〉 | 短文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2004 | 〈憧憬〉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文學》。 | |
2004 | 〈燔祭.浩劫.記憶〉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聯合報文學副刊。 | |
2008 | 〈招魂,朱鴒,歸來!〉 | 短篇小說 | 發表於印刻文學生活志。 | |
2008 | 《大河盡頭(上卷:溯流)》 | 長篇小說 | 麥田出版社 | 獲得中國時報2008年開卷十大好書獎、獲得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
2010 | 《大河盡頭(下卷:山)》 | 長篇小說 | 麥田出版社 | |
2015 | 《朱鴒書》 | 長篇小說 | 麥田出版社 |
年代 | 作品名稱 | 翻譯 | 出版 | 備註 |
---|---|---|---|---|
1975 | A La-tzu Woman
《拉子婦》 |
齊邦媛(Chi Pang-yuan)主編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國立編譯館 |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2
《中國現代文學選集2》459-370頁 |
1981 | Rain From the Sun.
〈日頭雨〉 |
Tr. Candice Pong and Robert Eno龐聞、伊若白 | The Chinese Pen(Summer, 1981)
《當代台灣文學英譯》夏季刊65-93頁 | |
1983 | The Rain From the Sun.
〈日頭雨〉 |
劉紹銘(Joseph S.M. Lau)主編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 |
The Unbroken Chain: 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
《香火相傳﹕1926年以後的台灣小說》 |
1995 | 〈At Fortune's Way〉 | 劉紹銘(Joseph Lau)、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主編
Trs. Susan Wan Dooling、Micah David Rapaport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哥倫比亞中國現代文學文集》326-348頁 |
2003 | Retribution: The Jiling Chronicles.
《吉陵春秋》 |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林麗君(Sylvia Li-chun Lin )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
|
2010 | 《台灣熱帯文學:吉陵鎮ものがたり》 | 池上貞子(Sadako Ikegami)、及川茜(Akane Oikawa.) | 人文書院
(Kyoto: Jinbun Shoin) |
年代 | 作品名稱 | 作品原名 | 原作者 | 出版 | 備註 |
---|---|---|---|---|---|
1973 | 《自然主義論》 | Naturalism | 李倫•傅思德(Lilian Furst) | 黎明出版社 | |
1974 | 《不准養貓的女人》 | The woman who wasn't allowed to keep cats and other stories | 派崔克•懷特(Patrick White) | 華新出版社 | |
1974 | 《枯萎的玫瑰》 | Dead roses and other stories | 派崔克•懷特(Patrick White) | 華新出版社 | |
1975 | 《最後一場電影》 | The Last Picture Show | 麥莫齊 (Larry McMurtry) | 華新出版社 | |
1978 | 《萬古雲霄一羽毛》 | Illusions | 李查•巴哈(Richard Bach) | 時報出版社 | 又譯作夢幻飛行 |
1979 | 《愛琴海的憂鬱》 | 艾利提斯(Odysseus Elytis) | 聯合報 副刊 | ||
1980 | 《艾利提斯的世界》 | 艾利提斯(Odysseus Elytis) | 聯合報 副刊 | ||
1980 | 《禮》 |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 聯合報 副刊 | ||
1980 | 《那麼少》 |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 聯合報 副刊 | ||
1980 | 《歡愉》 |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 聯合報 副刊 | ||
1980 | 《我的故事-我的詩觀》 |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 聯合報 副刊 | ||
1994 | 《曠野的聲音》 | Mutant message down under | 馬羅•摩根(Marlo Morgan) | 智庫文化出版社 | |
1995 | 《聖境預言書》 | The celestine prophecy |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 遠流出版社 | |
1995 | 《石頭外公》 | Roommates : my grandfather's story | 麥克斯•艾柏(Max Apple) | 智庫文化出版社 | |
1995 | 《隨心所欲》 | Care Of The Soul | 湯瑪斯‧摩爾(Thomas Moore) | 智庫文化出版社 | |
1996 | 《阿嬤遊美國》 | Aama In America : a pilgrimage of the heart | 布洛登‧柯本(Broughton Coburn) | 智庫文化出版社 | |
1997 | 《探索企業的靈魂》 | The Quest for the Corporate Soul | 艾爾伯•古曼(Albert Koopman) | 遠流出版社 | |
1997 | 《上帝的指紋》 | Fingerprints of the Gods | 葛瑞姆•漢柯克(Graham Hancock) | 先智出版社 | |
1997 | 《靈界大覺悟》 | The tenth insight : holding the vision |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 遠流出版社 | |
1998 | 《天使走過人間》 | The wheel of life :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 伊麗莎白•庫布勒絲(Elisabeth Kubler-Ross) | 天下遠見出版社 | |
1999 | 《紙牌的祕密》 | The solitaire mystery | 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 | 智庫文化出版社 | |
1999 | 《大河灣》 | A bend in the river | 奈波爾(V﹒S Naipaul) | 天下遠見出版社 | |
1999 | 《聖境新世界》 | The celestine vision |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 遠流出版社 | |
1999 | 《大自然在唱歌》 | The singing wilderness | 西格德•奧爾森﹒(Sigurd﹒F﹒ Olson) | 先覺出版社 | |
2000 | 《幽黯國度》 | An area of darkness. | 奈波爾(V﹒S Naipaul) | 天下遠見出版社 | |
2000 | 《心靈請帖》 | The invitation | 山居夢客(Mountain Dreamer) | 雙月書屋出版社 | |
2000 | 《輓歌:寫給我的妻子艾瑞絲》 | Elegy for Iris | 約翰•貝禮.(John Bayley) | 天下遠見出版社 | |
2000 | 《人格的變裂演出》 | My life as a multiple | 卡麥倫•魏斯特(Cameron West) | 希代出版社 | 又譯作《第一人稱複數》 |
2000 | 《道德劇》 | Morality Play | 貝瑞•安斯華(Barry Unsworth) | 先覺出版社 | |
2002 | 《盡得其妙:如何閱讀西方正典》 | The western canon | 哈洛•卜倫 (Harold Bloom) | 時報文化出版社 | |
2006 | 《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 The Brooklyn follies | 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 | 天下遠見出版社 | |
2015 | 《北國靈山》 | Entering the circle | 奧嘉.卡麗迪蒂(Olga Kharitidi) | 智庫文化出版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