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藻(葡萄牙語:Ly Leam [1]1571年10月13日—1630年11月1日),字我存,又字振之,號涼庵居士、涼庵逸民、涼庵子、涼叟、存圓寄叟等,教名良(Leo)。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2],明末政治人物、翻譯家、天文學家,中國聖教三柱石之一。與徐光啟一同受洗成天主教徒。
生平
李之藻生於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二甲第五名進士,授任工部營繕司員外郎,三十一年七月與翰林院編修陳之龍典福建鄉試,三十六年降任直隸開州知州,三十八年升南京工部員外郎,管理寶源局,後考察去職。
明熹宗天啓元年(1621年)三月,起升廣東布政使司右參政,次月改為光祿寺少卿、管工部都水司郎中事,奉命調度十六門城樓軍器,鑄造西洋大炮、戰車及工部火器、火藥,二年三月升太僕寺少卿,仍管工部都水司郎中事,上疏以夷攻夷二策,言西洋大銃可以制奴,兵部移文徵取,於是兩廣總督胡應台遣游擊張燾解送夷目七名、通事一名、傔伴十六名赴京聽用。天啓三年二月,李之藻被科道糾拾,調用南京。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開始師從利瑪竇學習西方科學。萬曆三十八年(1610)二月,李之藻在北京突患重病,李以為必死,留下遺囑,利瑪竇「朝夕於床笫間,躬為調護」[3],同年,皈依天主教,聖名良(Leo),將家中供祀的佛像毀棄,換上耶穌像。事實上,李之藻認識利瑪竇之初,利瑪竇就勸他入教,但未成功,主因是李之藻有妾,而天主教奉行一夫一妻制,李之藻與利瑪竇來往多年之後,終於下決心休離妾,正式受洗,但李之藻本人「賭博成癮,誰也比不上他那樣酷愛下棋、打麻將。」[4]
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出任光祿寺少卿,負責研製大炮,天啟三年(1623年)去職。思宗崇禎二年(1629年)重新起復,負責修訂曆法,李之藻還自己製作了地球儀等天文儀器,府內幾乎到處都是儀器。[5]晚年一目失明,一目視力甚弱,仍然嗜學不倦。[6]次年(崇禎三年,1630年)病逝於任上。
李之藻向明朝廷推薦傳教士所傳曆法,並自澳門葡萄牙人處引進大炮以抵禦滿洲人。同時他也善於翻譯,許多西洋典籍直接或間接地藉由李之藻之手完成翻譯、校訂以及出版工作。[7]在《坤輿萬國全圖》的題記中,李之藻表現出了對當時世界科技發展的程度的驚訝和強烈興趣。[7]
著作
李之藻和利瑪竇合作編譯了中國最早的西方算術譯著《同文算指》,天文學著作《經天該》、《新算法書》、《天學初函》以及世界地圖繪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坤輿萬國全圖》。另有哲學譯著《名理探》和《寰有詮》等。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鄭誠副研究員輯校、李之藻撰《李之藻集》一書,在2018年6月由中華書局出版。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