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澳門半島村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望廈村(又名旺廈村、望霞村,葡萄牙語:Povoação de Mong-Há),是位於澳門望廈山附近,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落。其地理位置是通往早期澳門城的必經之路,早有汛兵營駐防。後至清光緒年間,澳葡政府藉開闢馬路和衛生考慮將其取消及佔據,現已不存[1]。
歷史上村名曾有九個不同的稱呼:明萬曆十九年《全海圖誌》稱為望下村,清代稱旺廈村,而清末分別有望霞村、旺下村、望廈莊、旺廈鄉(澳葡侵佔之際)、望廈角(勘界時期)、旺廈角(勘界時期)等稱呼。而目前通用的稱呼就是望廈村[來源請求]。
由於望廈村內很多村民是來自福建廈門,「望廈」之命名有遙望廈門之含意;「旺廈」之取名則有期望廈門興旺發達之含意。「望廈」與「旺廈」都蘊含着福建人的鄉思之情。至於「望霞」之稱,乃出自清末名將丘逢甲之詩句,但其來源則不詳[來源請求]。
很多望廈村的村民多屬閩潮人氏,遷移自福建廈門。望廈村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屬香山恭常都轄村。但說其開村,碑刻的記載是明洪武十九年(即1386年)。但在開村之前,就已有何姓入居,當時尚有同鄉的林、沈二姓。趙氏亦於明末遷入。惟清初受遷海令影響,村落一度被廢。[3]
雍正八年(1730),廣東總督郝玉麟奏請清廷設香山縣丞。及至清朝乾隆八年(即1743年),清政府應兩廣總督策楞奏請,移澳門縣丞衙署到望廈村,專責處理澳門的華洋事務。此縣丞衙署隸屬於澳門海防軍民同知(簡稱澳門同知),屬香山縣管轄。望廈村從早期的500餘戶,約20多條里巷,其後逐漸發展成澳門半島的大村落,小街街巷達130多條[來源請求]。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葡萄牙人驅逐望廈村的縣丞與官員,拆毀望廈村的縣丞衙署。當時縣丞遷署前山城內,士兵退守白石村三山宮(白石村即今珠海前山銀石雅園[4][5])。望廈村民在城隍廟址自行組織「望廈鄉民知守義團」,捍衛家園社稷。由於村民同心力抗和地勢關係,《香山縣誌》記載:「光緒十三年正月,外人逼索望廈村燈費地租,編列門牌,村人鳴鑼號眾,外人懼,卻走。」又如香山知縣李徵庸在光緒十六年上奏「望廈村從未甘向外人交租」,可見當時望廈村仍未為葡萄牙人管治。及後望廈村因天然屏障消失,望廈村終被澳葡政府佔據開闢馬路,然而,清政府非但未有據理力爭收回望廈村,反而計劃將望廈村作為交換地塊的籌碼。提出以龍田村、望廈村換回葡萄牙人在氹仔、路環所佔土地,結果遭到葡萄牙人拒絶,龍田村、望廈村以至氹仔、路環全部落入葡萄牙人之手。[1]現在,正如《澳門市街名冊》所述:「望廈村,原日坐落望廈山西南山腳,迨後開闢美副將大馬路時,已取銷,現已不存在。」
20世紀初,望廈村除了傳統的建築外,還有六和水廠水塘、炮竹軬、蚊香廠等。1926年分別在此舉辦過「工業展覽會」與「望廈實業展覽會」。1930年郵電司沿美副將大馬路興建平房,供職員居住[來源請求]。
望廈村村界最初並不清晰,至1627年澳門修築城牆,以牆北為望廈村南界。17世紀以以蓮花山(望廈山)為北界。19世紀中,村界東南至龍田村,西南至新橋村,北靠望廈山,東臨螺絲山;後期北延至關閘,東伸至馬交石山[來源請求]。
昔日的望廈村面貌隨着澳門的經濟發展與建設而消失。在現今的普濟禪院旁邊,仍存留小部分望廈村的街巷建築,而昔日望廈村的街巷有些至今仍然存在,例如牧羊巷[來源請求]。
而目前望廈村尚存的建築物包括蓮峰廟、觀音堂、觀音古廟(觀音仔、城隍廟),何氏宗祠、望廈炮台、康真君廟、唐家花園、天主教望廈聖方濟各堂等。另外望廈堡壘以及兵營已改建為澳門旅遊學院以及望廈社屋望賢樓[2]。
有學者評價道:「昔日的望廈村今天已成為馬路縱橫、大廈林立之市區,許多文物古蹟也多已風流雲散。澳門城市的擴張,經濟結構和市政設施的改善,再不應該破壞所剩無幾的望廈肌理,一些城規委員認為觀音堂與康真君廟均有數百年歷史,這些碩果僅存的望廈村肌理應予保留,不應妄動。」[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