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卡因(英文:Procaine),它的商品名為奴佛卡因(英文:Novocaine),一種局部麻醉藥。最初用於緩解肌肉注射青黴素引起的疼痛,也用於牙科手術。作用主要是鈉離子通道阻滯劑[1]。
臨床資料 | |
---|---|
AHFS/Drugs.com | Monograph |
懷孕分級 |
|
給藥途徑 | 不經腸胃的 |
ATC碼 | |
法律規範狀態 | |
法律規範 | |
藥物動力學數據 | |
生物利用度 | n/a |
藥物代謝 | 血漿酯酶水解 |
生物半衰期 | 40–84 seconds |
排泄途徑 | 腎 |
識別資訊 | |
| |
CAS號 | 59-46-1 |
PubChem CID | |
IUPHAR/BPS | |
DrugBank | |
ChemSpider | |
UNII | |
KEGG | |
ChEBI | |
ChEMBL | |
NIAID ChemDB | |
CompTox Dashboard (EPA) | |
ECHA InfoCard | 100.000.388 |
化學資訊 | |
化學式 | C13H20N2O2 |
摩爾質量 | 236.32 g·mol−1 |
3D模型(JSmol) | |
| |
|
普魯卡因是在1905年被德國化學家Alfred Einhorn首次合成出來的[2][3],稍晚於阿米洛卡因[4]。Alfred Einhorn當時根據拉丁文給其取的商品名為Novacaine(Nova-表示「新的」,-caine為具有麻醉作用的生物鹼常用的詞尾)。它被外科醫生Heinrich Braun引入臨床使用,在斯妥伐因(又稱阿米洛卡因,Amylocaine)和普魯卡因問世前,可卡因是最常用的局部麻醉藥。
藥理學
局部麻醉劑是普魯卡因的主要用途。由於更高效的局部麻醉劑利多卡因的出現,它已不再常用,普魯卡因已經退出美國市場[5]。和其他一些局部麻醉劑比如馬比佛卡因(Mepivacaine)和丙胺卡因(Prilocaine)一樣,普魯卡因是一種血管舒張藥,經常和腎上腺素並用達到血管收縮的作用。
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2024年7月26日) |
化學合成方法
普魯卡因有兩種合成方法。第一種是從對氨基苯甲酸乙酯出發與N,N'-二甲基-2-氨基乙醇在乙醇鈉的催化下發生酯交換反應。第二種方法是通過先用氯化亞碸將對硝基苯甲酸轉化成對硝基苯甲酰氯,接着將酰氯與N,N'-二甲基-2-氨基乙醇得到對硝基苯甲酸酯,最後用雷尼鎳將硝基還原成氨基得到產物。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