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请奉行普请下奉行、改役、普请方等。 与作事奉行、小普请奉行一起被称为“下三奉行”。 各藩也设有普请奉行职务,例如筑后有时称之为普请役,越后长冈藩则设有非常设的普请大奉行职务,负责统括普请奉行。 在户田氏(日语:戸田氏)时代的美浓大垣藩,普请奉行的人员为3至4人。 普請奉行(読み)フシンブギョウ
請西藩1843年進行天保改革,貝淵藩被任命執行印旛沼堀割普請的手傳普請。家齊死後失去了8000石土地,對財政造成壓迫。 1850年11月,忠旭將陣屋移至貝淵爾西的請西村,並改名為請西藩。第三代藩主忠交在任伏見奉行期間過身。忠交嫡男忠弘仍然年幼,由其弟忠祟成為藩主。忠崇
小普请普请的例子。3000石以下者若曾担任布衣以上的职务且无过失,按惯例会编入寄合,称为“役寄合”。另一方面,因失误被惩处而编入小普请者称为“缩尻小普请”“御咎小普请”或“不相应小普请”。此外,还有“老年小普请”(自父辈起即属小普请,年龄在70岁以上)、“幼年小普请
藤堂高次復江戶城本丸。慶安5年(1652年),在日光的大猷院靈廟(德川家光的靈廟)等地進行石垣普請,這些石垣普請令津藩的財政極度惡化,於是為了增收年貢以改善財政,積極獎勵開發新田等,進行改革。不過因為積極負擔江戶幕府的普請費用,令財政更加惡化。 在寬文9年(1669年)隱居,把家督讓予長男高久。在延寶4年1
橫川重陳年),在大坂之陣中,得到一番槍的武功,受德川家康賜予感狀(日语:感状)。在江戶幕府發出天下普請(日语:天下普請)的命令後,負責切割並運送用作改修大坂城石垣的巨石,亦在江戶城中的紅葉山平川口負責普請(日语:普請)。寬永9年(1632年),在成為岡山藩藩主的主君忠雄死去後,仕於繼承家督的池田光仲,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