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拉加戰役或1794年華沙戰役是俄羅斯在1794年科希丘什科起義時,針對華沙最東郊的普拉加的進攻行動。它被認為是針對普拉加平民的一次大屠殺(被稱為普拉加大屠殺)。
在馬切約維茨戰役後,塔得烏什·科希丘什科被俄軍俘虜。華沙的權力鬥爭和城市市民的士氣低落阻止約佐夫·扎揚切克將軍完成從東從西圍繞城市的防禦工事。與此同時俄軍也在向城市進發。
俄軍由由亞歷山大·蘇沃洛夫和伊凡·費森領導的兩個因戰鬥而變得強大的軍團。軍團之前參與不久前的第五次俄土戰爭,之後又投入到波萊謝的艱難戰事中,最後參與到馬切約維茨戰役中。後者在波蘭的戰事要持續幾月,但還有來自俄羅斯的新援軍參與其中。這兩支軍團每支都有11000人。
波蘭軍隊由各種各樣的軍隊構成。除了在馬切約維茨戰役中被打敗的科希丘什科的軍隊集合起來的殘兵損將外,還包括來自華沙、普拉加和維爾紐斯的很多支未經訓練的民兵,以及由貝雷克·約塞萊維奇領導的由500人構成的猶太軍團以及很多「鐮刀兵」和市民。軍隊兵分三路,每一支都覆蓋普拉加的不同區域。中心區直接受約瑟夫·扎揚切克將軍指揮,北區受雅庫布·亞辛斯基指揮,南區受瓦迪斯瓦夫·亞布沃諾夫斯基指揮。但是總體而言,每個波蘭司令官都只指揮不足20000名士兵。
在1794年11月3日,俄羅斯軍隊抵達華沙郊區。在抵達華沙的時候,俄軍立即用大炮轟擊波蘭防禦工事。這讓波蘭指揮官認為俄軍在準備一次漫長的攻城戰。但是,蘇沃洛夫計劃快速而專心地攻打波蘭防禦工事,而非一次血腥而漫長的攻城戰。
在11月4日凌晨3點鐘,俄羅斯軍隊靜靜地來到了波蘭野戰工事外圈之外,兩小時後,開始全力進攻。波蘭衛兵全都吃驚了,不久波蘭的防線被突破為幾個孤立的防禦圈,並被俄軍用榴霰彈轟炸,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扎揚切克受輕傷,從他的哨位撤退,離開了他得不到指揮的剩餘的軍隊。這讓波蘭軍隊向普拉加中心撤退,之後向維斯瓦河撤退。
大戰持續了4個小時,這次戰鬥導致了波蘭軍隊的全面撤退。約塞萊維奇活了下來,受重傷,但是他指揮的大部分軍隊被徹底殲滅了;亞辛斯基在前線英勇地戰鬥時被殺死了。波蘭只有一小部分軍隊試圖撤出包圍圈,穿越橋樑撤到河的另一邊去;幾百名士兵和兵民在行軍過程中從橋上被打死,沉入水底。
戰役過後,俄軍不從蘇沃洛夫在戰前的命令,開始掠奪,焚燒整個華沙地區(依俄軍的辯護,是為了為在1794年4月的華沙起義中被屠殺俘虜大半的俄羅斯軍復仇,當時有大約2000名俄軍被殺死)。[5][6]這個地區幾乎所有的地方幾乎都被掠奪,夷為平地,普拉加地區的眾多百姓慘遭殺害。這天確切的遇難者人數依然未知,但估計已經多達20000人,女人和兒童也慘遭殺害。[4]蘇沃洛夫自己寫道:「整個普拉加屍橫遍野,血流成河。」[7]野蠻的哥薩克軍隊應該負部分責任。[8]
戰後華沙指揮官和大部分平民士氣消沉。為了避免華沙遭到和其東郊一樣的命運,托馬什·瓦烏雷茨基決定將他的殘兵敗將在11月5日向南撤軍。俄軍在沒有抵抗者的情況下佔領了華沙。亞歷山大·蘇沃洛夫在戰後給葉卡捷琳娜大帝報告戰情時只用了三個詞:「好哇——普拉加——蘇沃洛夫」。俄羅斯女皇的回答也一樣簡潔:「好啊,陸軍元帥,葉卡捷琳娜」,[9]因為這次勝利,葉卡捷琳娜提拔蘇沃洛夫為陸軍元帥。[6] 普拉加大屠殺讓蘇沃洛夫和俄軍在歐洲的名聲受損。[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