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樂寺,俗稱圓亭子,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是一座佛教寺院。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該寺從建成以來,從無駐寺僧人。
普樂寺 |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中國河北省承德市 |
座標 | 40°59′45″N 117°57′17″E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格魯派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普樂寺 | |
地址 | 河北省承德市 |
分類 |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清 |
編號 | 1-116 |
認定時間 | 1961年3月4日 |
地圖 | |
普樂寺位於避暑山莊東北,武烈河東岸、磐錘峰以西的平崗上,坐東朝西,在溥仁寺東北,安遠廟對面。普樂寺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2]歷時一年零八個月建成。[1]
普樂寺的興建名義上是供新歸附清朝的杜爾伯特、左右哈薩克、東西布崔豪特(柯爾克孜族)瞻仰用,但是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並不信奉佛教,而是信奉伊斯蘭教,可見這並非乾隆帝興建該寺的真正意圖。乾隆帝的真正意圖見於碑亭中的御製碑。[1]乾隆帝建寺是採納章嘉國師的意見,乾隆帝定名「普樂」是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帶有普天同樂之意。[3]
清朝時,該寺不駐喇嘛,由內務府管理。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十五,各廟喇嘛來此念經。[3]
清朝末年和中華民國時期,普樂寺遭嚴重破壞,古樹遭大量砍伐,古建築接近坍塌。[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普樂寺受到保護。1961年,普樂寺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普樂寺作為「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遺產項目。[5]1980年代初,國家撥出專款對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進行保護修繕,其中包括普樂寺。[4]
2010年,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啟動,這是中國繼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保護工程、長城保護工程後的又一項重大文物保護工程。普樂寺保護修繕工程是該保護工程的項目之一。[5]承德市文物局依照《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的要求,組織編制《承德普樂寺保護修繕方案》並通過國家文物局論證審批及河北省文物局核准,2011年10月經公開招標方式確定了保護修繕工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4]2012年4月18日,普樂寺保護修繕工程正式開工。普樂寺保護修繕工程包括本體修繕工程以及安消防工程兩個部分。[5]2012年12月,普樂寺保護修繕工程如期完工。[6]
普樂寺東西長195米,南北寬93米,佔地2.4萬平方米。建築為漢藏結合,前半部分承襲伽藍七堂,後半部則融入藏式風格。[2][7]主要建築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