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川戰役,又稱春川大捷,是韓戰開始後,朝鮮人民軍越過38線全面南侵而發起的戰役,結局是大韓民國國軍勝利,成功撤退。但也在這場戰役中,讓大韓民國國軍發現一些美械的不足,例如M3榴彈炮。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9年1月4日)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4年12月27日) 此條目可參照韓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4月29日) 快速預覽 春川戰役, 日期 ...春川戰役韓戰的一部分日期1950年6月25日-1950年6月30日地點南韓江原道春川市結果 大韓民國國軍勝利,成功撤退,朝鮮人民軍整體戰略失敗,春川市遭到朝鮮人民軍第2軍嚴重破壞。參戰方 南韓 北韓指揮官與領導者 金鍾五(第6師) 咸炳善(第2團) 金秉鎮(韓語:김병진)(2團1營) 朴魯珪(韓語:박노규)(2團1營,接任) 林富澤(韓語:임부택)(第7團) 閔丙權(第19團) 金容培(韓語:김용배 (1923년))(7團1營) 劉載興(第7師) 沈鎰(韓語:심일)(7團反戰車排) 金聖(第16砲兵營) 金光俠(第2軍) 李青松[1](第2師) 全宇(第7師) 朴成哲(第15師)兵力 第6師(韓語:대한민국 6보병사단) 第2團 第7團 第19團 第16砲兵營 第2軍 第2師 第7師 第15師關閉 參考資料 [1](韓文)625戰爭爆發時南韓、北韓、美國三軍指揮部將官列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這是一篇與朝鮮半島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