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無政府主義在該國歷史上曾有一定影響力,但在當代,這種意識形態幾乎銷聲匿跡。

歷史

雖然新加坡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的數個世紀前就已有人居住,但現代新加坡的建立僅能追溯到1819年。在這一年,英國政治家斯坦福·萊佛士建立了作為英國殖民地的,現代化的新加坡。自1827年以來,華人一直是新加坡中佔比最高的族裔,現今新加坡華人約佔該國總人口的74.1%[1][2]

新加坡的華人大部分是由於政治或經濟原因來到新加坡的。例如,其中有因經濟問題而離開中國南部的移民,以及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難民。也因此,華人在該國歷史上一直是激進政治意識形態的推動力量。在中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反對清朝的起事中,中國的無政府主義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新加坡在這一時期也是中國革命活動的中心之一。1906年,中間偏左民族主義團體中國同盟會於新加坡設立了該組織的南洋支部[3][4]

中國同盟會的領袖孫中山後來領導了推翻滿清統治的辛亥革命,任中華民國首任國家元首。但中國同盟會對新加坡的影響並未就此結束,曾多次資助孫中山的無政府主義者張靜江長期活躍於新加坡,他還在新加坡購置了一台印刷機,用於印刷無政府主義題材的文章[5][6]。另一位知名的無政府主義者褚民誼也在新加坡停留時加入了中國同盟會。五四運動後,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紛紛成立了無政府主義組織,這些組織通過自行出版報刊雜誌傳播無政府主義思想[7][8]。一些支持共和主義的華裔無政府主義者加入了在新加坡成立的廣州總工會[9]

當代的新加坡已很少見包括無政府主義在內的各類政治激進運動。近幾年來,只有非常少的幾起事件與無政府主義有關,如2014年5月,五名新加坡青年曾因在高樓屋頂上噴塗無政府主義符號和反人民行動黨的口號而被捕[10][11]

2015年,李顯龍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新加坡來說,「追求無政府主義也無法確保我們能培育出天才」[12]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