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提夫·萊殊
美国作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蒂芬·米高·萊殊(英語:Stephen Michael Reich,/raɪʃ/[註 1],1936年10月3日—),常用的名字是史提夫·萊殊(英語:Steve Reich),猶太裔美國簡約主義古典音樂作曲家。
![]() |
史提夫·萊殊 Steve Reich | |
---|---|
![]() 2006年的史提夫·萊殊 | |
出生 | ![]() | 1936年10月3日
國籍 | ![]() |
知名作品 | 磁帶音樂《要下雨了》、《出來》、《18位音樂家的音樂》,《電子對位》,弦樂四重奏與磁帶《不同的火車》,多媒體歌劇《洞穴》、《拍手音樂》、《木塊音樂》 |
網站 | www.stevereich.com |
所屬時期/樂派 | 20世紀簡約主義 |
擅長類型 | 小型樂器合奏,磁帶音樂,實驗音樂 |
師從 |
生平
萊殊生於紐約,受教於米約和貝里奧,並受到非洲、亞洲音樂以及簡約派作曲家特里·賴利的影響。曾進行過很多電子音樂方面的實驗。他的作品有的概念十分新穎,例如拍手音樂,從頭到尾演奏者的演奏方式就是拍手掌。他在1966年組建了自己的樂團「史提夫·萊殊與音樂家」。2009年他的《雙六重奏》獲得了普立茲獎。[1]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