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鵑鳩

鹃鸠科鹃鸠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斑尾鹃鸠

斑尾鵑鳩學名Macropygia unchall)為鳩鴿科鵑鳩屬鳥類。分佈於自克什米爾地區、至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緬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華南一帶北抵四川、福建等地,主要生活於丘陵的樹林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尼西亞爪哇。[1]

快速預覽 斑尾鵑鳩, 保護狀況 ...
斑尾鵑鳩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鴿形目 Columbiformes
科: 鳩鴿科 Columbidae
屬: 鵑鳩屬 Macropygia
種:
斑尾鵑鳩 M. unchall
二名法
Macropygia unchall
(Wagler)[1]
關閉

描述

Thumb
Barred cuckoo-dove

翅膀和尾巴是深褐色,身體的其他部位更接近棕褐色。雄性胸部有大量的橫斑條紋,且雌雄皆有淺綠色的頸背。 [2]體長37至41 cm(15至16英寸),重153至182 g(5.4至6.4 oz)。虹膜呈黃色或淺棕色,短,顏色為黑色,腳呈紅色。[3][4]

棕頭鵑鳩(little cuckoo-dove)外型相似,但是體型更大,更黑,並且在上背、胸部、兩翼覆蓋處和尾巴上有大量深色條紋。[5]

分佈和棲地

斑尾鵑鳩分佈範圍從喜馬拉雅山東南亞[4] 棲息地為海拔800至3,000米(2,600至9,800英尺)的山地斜坡,其上生長的亞熱帶濃密森林。[3][4] 此外更常出沒於舊林清除後的空地和邊緣,以及砍伐過次生林。[5][6]

習性

以一小群的方式活動及覓食。[3]生性害羞,接近時會迅速逃離,可以很快的速度在茂密的林木中飛行,在野外很難觀察到。在飛行中和地面上觀察到時,其尾巴都會顯得比斑鳩更長。

保護

亞種

  • 斑尾鵑鳩華南亞種學名Macropygia unchall minor(Swinhoe, 1870)。在中國大陸,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上海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7]
  • 斑尾鵑鳩西南亞種學名Macropygia unchall tusalia(Blyth, 1843)。在中國大陸,分佈於四川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大吉嶺。[8]
  • 斑尾鵑鳩亞種學名Macropygia unchall unchall) (Wagler, 1827)[2]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