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英語:Rock and roll / Rock 'n' roll / Rock & roll,有時為了區別於現代搖滾樂,可稱為早期搖滾樂)是一種音樂類型,起源於1940年代末期的美國,1950年代早期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1][2]搖滾樂結合了當時流行的非裔美國人藍調、鄉村音樂、爵士樂、[3]以及福音音樂。[4]雖然一些20年代的藍調[5]和30年代的爵士樂[3]已經具有搖滾元素,搖滾樂直到50年代才定型成一種獨立音樂流派。[6][7]
人們日常使用的「搖滾樂」這個詞有兩個不同的意思,兩種用法都是正確的。《美國傳統英語字典》[8]和《韋氏詞典》[9]都把「搖滾樂」定義為從50年代流行至今的,帶有搖滾風格的樂曲統稱(包含後來出現的龐克搖滾、另類搖滾等)。《大英百科全書》則把「搖滾樂」定義為狹義的、流行於五六十年代的音樂風格;這種音樂後來發展成更兼容並包、更國際化的搖滾音樂(rock music)。[10]本條目介紹「搖滾樂」的第二種解釋。
最早的搖滾樂常把鋼琴和薩克斯管作為主要樂器,50年代中後期,結他逐漸取代了前者。[11]搖滾樂的節奏與同時代的藍調相仿,用小鼓強調每小節第二拍和第四拍(backbeat)。[12]經典搖滾樂一般使用兩把電結他(一把主音結他、一把節奏結他)、一把低音提琴或低音結他(50年代中期以後使用電貝斯)和一套爵士鼓。[11]
搖滾樂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表達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年輕人的喜愛。在1960年代,搖滾樂開始廣泛流行起來。[13]樂曲在全世界傳唱,常給樂手帶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搖滾樂的力量已經遠遠超出了一種音樂形式,它影響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時尚品味、處世態度,甚至語言。由搖滾樂發展出的其它音樂流派,通常不具有搖滾樂標誌性的反拍(backbeat)節奏。
起源
搖滾樂的起源是評論家和音樂歷史學家爭論的焦點之一。[14]人們普遍認同,搖滾樂起源於美國南部。最早被販賣到此的黑人學習了歐洲文化,把黑人音樂風格和歐洲樂器結合起來,孕育了大多數早期搖滾樂手。[15]節奏藍調對搖滾樂有最直接的影響,這種流派最早被貶稱為「種族音樂」,很少被主流白種人聽到,這一名詞戰後很少再被提及。[14]搖滾樂也吸收了爵士樂、藍調、福音音樂、鄉村音樂和民歌。[14]評論家們對哪種音樂的影響力最大存有爭議,也有人認為「搖滾樂」這個說法只是把節奏藍調包裝販賣給白人市場,或者是黑白音樂形式的混合作品。[16][17][18]
南方黑人奴隸在解放以後移民到大城市如孟菲斯、紐約市北部、底特律、芝加哥、克利夫蘭、水牛城,使黑人和白人前所未有地聚居在一起。這些人聽到彼此的音樂,並模仿學習。[19][20]廣播的出現讓人們在看不見演出者膚色的情況下欣賞音樂,同時黑膠唱片被發明出來並迅速流行,進一步促進了音樂文化碰撞。隨着黑人音樂流行,一些白人樂手也開始演奏爵士樂和搖擺樂,這是搖滾樂產生的基礎。[21]
20世紀30年代,爵士樂佔據了美國大都市的舞廳,而搖擺樂和與之對應的搖擺舞在美國鄉村非常流行。這是最早被主流白人接納的黑人音樂。[17][22]40年代,這一類樂隊越來越喜歡使用高音號(包括薩克斯管)、說唱歌詞以及布基伍基節奏(極快的爵士樂炫技演奏)。二戰期間,由於缺乏物資、觀眾和樂手,傳統的大爵士樂隊難以為繼,紛紛改成幾個人上台的小樂隊,僅留必要的結他手、低音結他手和鼓手。[14][23]
40年代,電結他、麥克風、黑膠唱片和放大器都已經被發明出來,搖滾樂隨之誕生。[14]當時的音樂工業也在變化,大西洋唱片等專門服務小眾的獨立公司成立,還有同一類型的獨立電台專門推廣它們的音樂。[14]越來越多相對富裕的白人青少年迷上了這種音樂,這也促進了「搖滾樂」發展成聲勢宏大的獨立流派。[14]
「搖滾」這個詞原本用來描述船隻在大海上的動態。20世紀早期,這個詞既可以用來形容黑人教會的崇拜熱潮[24],也用來暗指性行為。早在「搖滾」這個詞廣為流傳以前,已經有數個福音音樂、布魯斯和搖擺樂唱片使用了這個詞彙。40年代,這個詞用來專指面向黑人市場的節奏藍調。[24] 1942年,告示牌 (雜誌)的專欄作家開始把一些快節奏的歌稱為「搖滾」。[25] 1951年,克利夫蘭的廣播DJ「月亮狗」開始大量播放這一類音樂,並堅持把它們稱為「搖滾」,使這個詞得以走紅。[26]1952年3月21日,「月亮狗」在克利夫蘭組織了第一場搖滾音樂會,名為「月亮狗加冕舞會」。當天混合了各色人種的觀眾和表演者,數以千計的場外樂迷試圖闖入場內,使音樂會在接近騷亂的最後一曲中結束。
由於搖滾的崛起是一場循序漸進的演化,很難說哪一張唱片是「第一張」搖滾專輯。[27]
早期美國搖滾樂(1953-1963)
「鄉村搖滾」通常指(但不是專指)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白人音樂家表演並錄製的搖滾樂。主要代表人物有艾維斯·皮禮士利、卡爾·帕金斯、傑瑞·李·劉易斯。他們的作品比較偏重於搖滾樂對鄉村音樂的傳承。[28]同一時代的黑人音樂家,其搖滾樂往往帶有節奏藍調風格,不歸於「鄉村搖滾」這一類。
1954年艾維斯·皮禮士利(貓王)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太陽工作室錄製了一首小有名氣的單曲《沒事了,媽媽》(That's All Right, Mama)。[29]皮禮士利演奏了一種糅合了鄉村音樂和布魯斯音樂風格的新音樂形式,後被稱為鄉村搖滾,它以呃逆式的唱腔、迅速有力的鼓點和近乎痙攣的結他風格而聞名。他由此開始成為了第一個搖滾音樂巨星。第二年,描述青少年叛逆的電影《黑板森林》使用比爾海利與彗星合唱團的《圍着時鐘搖吧》(英語:Rock Around the Clock)當主題曲,開啟了搖滾機車的隆隆轟鳴。《圍着時鐘搖吧》是歷史上最轟動的搖滾歌曲之一,年輕人瘋狂地追隨「比爾海利與彗星合唱團」,在某些地方引起騷亂。可以說,是《圍着時鐘搖吧》把搖滾樂介紹給世界。[30]
1956年,更多鄉村搖滾歌曲在社會上傳唱,其中有約翰尼·卡什的《佛森監獄藍調》、卡爾·帕金斯的《藍色麂皮鞋》、埃爾維斯的《傷心旅館》。[28]在接下來的數年裏,鄉村搖滾成為商業上最成功的搖滾風格。後期的鄉村搖滾,特別是創作型歌手巴迪·霍利的作品,深深影響了以披頭四樂隊為首的英倫入侵時代音樂,並由此影響了至今的流行音樂。[31]
嘟·喔普是50年代最流行的音樂形式之一。它強調多聲部合音和無意義的配音唱詞。由於配音聲部常使用「嘟」、「吧」等唱詞,因而得名。[32]
很多早期的白人搖滾名作都是翻唱或借鑑已有的黑人節奏藍調歌曲。從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節奏藍調發展出了更強烈的節奏和更狂野的風格,以適合當時流行的大眾舞蹈。[33]雖然此時黑人音樂仍然被許多白人經營的電台所忌諱,但音樂家和製作人們很快發現了搖滾樂的潛力,並且競相投資白人對黑人音樂的翻唱活動。[34]大多數貓王皮禮士利早期的成名作都是翻唱自黑人節奏藍調,包括《沒事了,媽媽》(That's All Right, Mama)、《肯塔基的藍月亮》(Blue Moon of Kentucky)等。[35]
翻唱是當時的唱片工業的習慣做法,美國版權法中的強制許可法令讓這一行為變得更加容易(現在也是如此)。[36]最常見的形式是把黑人節奏藍調翻唱成白人流行音樂。消費力更強的白人聽眾更容易被自己熟悉的曲調打動,因此被「主流化」的布魯斯音樂銷量更好。這裏面也許有種族偏見的因素,不過白人市場有更成熟的分銷網絡,在各方面都佔有優勢。[37]
黑人音樂家被翻唱以後,也並不總是一無所得。最有名的例子是,白人歌手帕特·布恩把黑人小理察的歌曲《長個子薩利》翻唱成更大眾的版本。不久,這首翻唱歌流行起來,小理察的原版也獲得了寶貴的電台播放機會。為此,小理察曾經在自己的聽眾面前把帕特·布恩稱為「使我成為百萬富翁的人」。[38]
衰退
評論界普遍認為,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第一波搖滾樂開始退潮。[39][40]到1959年為止,貓王入伍,小理察轉行當牧師,傑瑞·李·劉易斯和查克·貝里入獄,又爆發了唱片公司賄賂電台的醜聞。1959年2月3日,巴迪·霍利、里奇·瓦倫斯和「大波普」死於同一場空難,當天被稱為「音樂死去的那一天」。這一切給世人搖滾樂滅亡的印象。[41]這時的搖滾樂被指有「女性化」傾向,歌曲排行榜充斥着愛情民謠,全都以女性聽眾為主打市場。這與搖滾樂的叛逆精神背道而馳。[42]
不過也有歷史學家認為,這一時期的音樂仍然有些成就,比如出現了多軌道錄音,出現了電聲的嘗試。車庫搖滾和衝浪音樂也在這一時期產生。年輕人中還自發形成了一種全民參與的舞蹈——扭擺舞。[17]
英國搖滾
50年代,英國基本上全盤接受來自美國的搖滾樂文化。[43]兩國沒有語言鴻溝,美國又在戰爭期間駐軍英國,這使得英美兩國在同一時期產生了青少年次文化。[44]英國的爵士樂深受美國影響,布魯斯和布基伍基風格在英國結合成「傳統爵士樂」(Trad Jazz),在社會上風行一時。[45]發源於美國民歌、門檻比較低「噪音爵士樂」在50年代的英國非常流行,很多後來的搖滾樂、民樂、節奏音樂以及節奏藍調音樂家最初是在這種業餘樂隊裏發現自己的潛力。[46]同時,英國觀眾從電影中接觸到美國的搖滾樂文化,《圍着時鐘搖吧》這首歌隨着電影流傳到英國,在進入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之前4個月,就被英國觀眾捧上了自己的排行榜。[47][48]其他美國搖滾名人,包括貓王、小查理和巴迪·霍利,都是英國榜單上的常客。
面對這場音樂風暴,英國業界最初的反應是——照抄。製作公司找來一些臨時樂手,給偶像歌手伴奏翻唱流行的美國歌。[43]儘管英國很快出現了本土草根搖滾樂隊,美國音樂仍然主導着這塊市場。1958年,英國終於產生了真正的搖滾樂,奇里夫·李察帶着一首《Move it》走上排行榜第二名。[49]同時也有一些搖滾樂手通過電視劇走紅。奇里夫·李察和他的樂隊「影子」是這一時代最成功的英國搖滾樂隊。
60年代初期,當搖滾樂在美國走向衰退的時候,萌發於英國市區的小樂團終於找到自己的機會。利物浦、曼徹斯特、伯明翰和倫敦等大城市成為這些樂隊的聚集地。[50]此時,當年的玩「噪音爵士樂」的年輕人紛紛轉投「節拍音樂」。其中有個叫「四人組」的小團體,即是後來的披頭四樂隊。披頭四和很多其他類似的樂隊帶動起搖滾樂復興,約在1963年在英國闖出名氣,1964年起進入美國市場,被稱為英倫入侵。[51]緊隨在披頭四之後的樂隊有動物合唱團、奇想樂團、誰人(The Who)等世界熟知的名字。這些風格各異的樂隊又發展出不同的搖滾流派,此時經典搖滾才退出流行。[51]
搖滾樂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一種音樂形式,它深深影響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處事態度。這是美國黑人和白人首次有文化共同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搖滾樂推動了民權運動。[52]
早期的搖滾歌曲多是關於汽車、學校、約會和衣着。搖滾樂的聽眾們多多少少接觸着歌中描繪的事件和衝突,在心中產生共鳴。很多當時被當做禁忌的話題,比如性,在搖滾樂中被肆無忌憚地唱出來。這種新音樂試圖打破束縛,表達出人們感受到,但不敢說的事情。此時,美國年輕人的文化也正在覺醒。[13]
文化影響
搖滾樂把非裔美國人的「種族音樂」介紹給成長中的白人青少年。這種音樂的流行,使黑人音樂家接觸到白人聽眾,也使白人音樂家接觸到黑人聽眾。交叉文化感染促進了種族間相互了解。[53]
搖滾樂流行的時代,美國種族衝突進入一個全新時期。奴隸制廢除以後,美國一直有所謂的隔離但平等政策。從19世紀末開始,這一歧視條款逐漸激起黑人的民權運動,而同時也有一些白人種族主義者鎮壓此類反抗。白人青少年聽黑人音樂的問題,在社會上不可避免地觸發了強烈的種族主義反應,種族主義者認為,這一行為破壞了必須存在的種族隔離。[52]也有很多觀察家認為,搖滾樂預示了種族隔離的末路。黑人和白人共同創造的新的音樂形式,使不同的種族分享同樣的感情經驗,促進了跨種族協作。[54]最終最高法院在1954年取消了隔離但平等政策。[55]
搖滾樂是第一個年輕人獨有的音樂流派。即使獨自一人,搖滾樂曲也會讓一個青少年感到歸屬感。
搖滾樂隨着嬰兒潮一代的成長而誕生,它和這一代人的生活經歷緊緊聯繫在一起。和父輩相比,嬰兒潮一代的童年相對富裕,有更多休閒時間,也更有機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次文化。搖滾樂就是這一需求的產物。[56]搖滾樂不僅僅是存在於廣播、唱片、點唱機、音樂電視節目上,它們還擴展到電影、服飾、髮型、汽車和特有的語言。對搖滾樂的態度證明了父母一輩和孩子一輩的代溝。搖滾樂展示了父母的所有擔憂:青年反叛社會,涉入犯罪行為。特別是,他們竟然和這麼多陌生的、來自各種背景和種族的年輕人擁有同樣的愛好。[56]
在美國,這一擔憂甚至在漫畫書上有所體現。在一本叫《真愛羅曼史》(1956)的漫畫雜誌中,有一篇6頁的小故事《搖滾沒有真愛》。故事講述一個反叛的少女愛上一個搖滾迷男孩,但最終在父母的壓力下拋棄他,轉投一個古典音樂迷的懷抱。[57]
在英國,戰後重建工作比美國更漫長,因此參與搖滾運動的多是勞工家庭的青年(不同於美國的中產階級富裕青年)。他們最初只是在服飾上反叛,後來才發展出更有持續力的摩托車搖滾青年(rockers)。[44]
在商業領域,搖滾樂重新定義了流行音樂以迎合新興的年輕人市場。這種搖滾樂經常強調年輕人的消費品,特別是汽車和具有叛逆色彩的服飾。[58]
從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搖滾樂的發展總是催生出最新的群舞形式。[59]最初,年輕人發現搖滾樂不同尋常的節奏非常適合舊式的吉特巴舞(一種快四步搖擺舞)。一時之間跳舞形成風潮,高中舉辦舞會,體育館用跳舞健身,在自己家地下室開舞會都風行一時。電視剛開始普及,年輕人從電視上學最新的舞步,最時髦的衣着。這一系列文化和音樂密不可分。[60]
從60年代中期開始,搖滾樂逐漸讓位給其他衍生音樂流派,這一時期的舞步也緊隨其後,出現了「傷風敗俗的」扭擺舞。舞蹈緊隨音樂革新,在隨後很多例子中有所體現,如放克、迪斯科、浩室音樂、鐵克諾音樂和嘻哈音樂。[61]
相關書籍
- The Fifties by Pulitzer Prize winning author David Halberstam(1996)Random House(ISBN 978-0-517-15607-0)provides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on fifites popular culture exploring major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cluding television, transistor radios, the phenomenon of Elvis Presley and the rise of rock-and-roll.
- The Rolling Ston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Rock and Roll : 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tists and Their Music by editors James Henke, Holly George-Warren, Anthony Decurtis, Jim Miller.(1992)Random House(ISBN 978-0-679-73728-5)
- The Rolling Stone Encyclopedia of Rock & Roll by Holly George-Warren, Patricia Romanowski, Jon Pareles (2001) Fireside Press(ISBN 978-0-7432-0120-9)
參見
- 100 Greatest Women of Rock and Roll
- Cultural appropriation
- 20th-century music
- List of rock and roll albums
- Rockabilly Hall of Fame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