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語群(Paiwanic)為台灣原住民使用的南島語系之一,為 費羅禮(1969)及白樂思(1977)提出的分類方式,現時已多不採用。[1][2][3] 此種分類法將分佈在台灣北中南、西部及東部高山與平地等地區的語言都涵蓋在內,[4][5]而依據費羅禮(1969)之研究,此分類下又可再分為排灣語群I及排灣語群II。[6]

快速預覽 排灣語群, 地理分佈 ...
排灣語群
Paiwanic languages
(已廢除)
地理分佈台灣
譜系學分類南島語系
分支
排灣語群I
排灣語群II
Thumb
  排灣語群I
  排灣語群II
關閉

分類

依據費羅禮(1969)之研究,此分類下又可再分為排灣語群I及排灣語群II。[6]

排灣群I

排灣群I分有11個語種,龜崙語賽夏語道卡斯語巴宰語(包含噶哈巫語)、邵語巴布拉語巴布薩語(包含虎尾壟語)、洪雅語排灣語卑南語魯凱語等語種。

排灣群II

排灣群II包含現時分類下的東台灣南島語族以及布農語,這個語群共同的音變是古南島語*C、*t的合併。然而,李壬癸(2006)認為,*C、*t的合併也發生在馬玻語族,是常見的音變,不足以做為分群依據。李壬癸(2006)將布農語歸入南台灣南島語族,而將東台灣南島語族獨立,分有8個語種,巴賽語噶瑪蘭語猴猴語撒奇萊雅語阿美語(邦查語)、西拉雅語大滿語馬卡道語等語種。

參見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