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壯丁,年輕力壯的男子,亦稱為「丁壯」。坊間有以「小壯丁」一詞來稱呼「小男孩」。

「壯丁」一詞在中國大陸往往特指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參軍入伍的青壯年男子,但在台灣沒有這種特殊含意。歷史上曾發生國民黨地方政府和軍隊強征壯丁的現象,稱為「抓壯丁」。[1]淞滬戰役後,國軍精銳力量大量減員,基本上消失殆盡,急需補充兵員。所徵來的新兵,根本沒有被當作人看待,受到虐待,導致壯丁大量逃脫兵役或死亡,[2]即使下了部隊,「糧餉待遇既微,致士兵恆苦營養不良,骨瘦如柴。醫生、藥品均極缺乏」。[3]馮玉祥曾抱怨:「壯丁之徵調,沒一點準則……亂拉、亂抓、亂賣。」對此蔣介石特電各戰區總司令,要求:「嚴禁所部在戰區內招兵拉夫,一經查明,必以其直接上官違令是問。」[4]但隨着戰爭的深入,兵員征補困難,軍隊強拉壯丁仍無法杜絕。逃跑更是民眾對抓壯丁的抵抗,壯丁逃跑是抗戰時期徵兵的一大難題。[5]還有地方鄉、保長將士兵的安家費、壯丁費的方式中飽私囊。軍法執行總監何成濬說,「抗戰以來,成績最不良者為役政。」[6]面對困境,蔣介石曾經下令槍決當時主管徵兵的兵役署長程澤潤,但仍未能改變當時的徵兵亂象。自1939年實行新兵役法起,到1943年5月止,全國所徵壯丁將近1200萬人。[7]據1945年1月統計,全國兵員編制為324萬人,但缺額為69萬人。[8]這還不包括虛報偷吃空額的成分。可見,抗戰後期國民政府部隊腐化程度已無可復加。四川方言話劇《抓壯丁》就是以諷刺的角度反映了抗日戰爭期間發生在四川農村的事例。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