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指南车

指南車,又稱司南車,是一種用差速器來辨認方向的儀器,傳說中指南車乃是由軒轅黃帝[1]周公[2]發明。史書又記載了三國時魏國馬鈞製作司南車[3]。車上有一小人,其手指的方向即為北方。

想像復原模型
三才圖會的描述

最早在《西京雜記》記載有:「司南車,駕四,中道」。青龍三年(235年)曹魏馬鈞創造指南車,而此指南車是採用齒輪的原理製作,並沒有使用磁極,與司南羅盤完全不同。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北伐進兵長安,後秦姚興使令狐生製造指南車。[4]北魏的郭善明也曾研發過,未成,扶風人馬嶽又造,垂成,善明鴆殺之。南朝的祖沖之又發明一次,「昇明中,太祖輔政,使沖之追修古法。沖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鈞以來未有也。」當時北方人索馭驎也號稱能造指南車,但「頗有差僻,乃毀焚之」。[5]宋史·輿服誌》對指南車的機械結構,作了比較具體的記述[6],此車僅用為帝王出行的儀仗。金朝的燕肅於天聖五年(1027年)造指南車,車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能自動離合,「……至國朝,不聞得其制」,大觀元年(1107年)吳德仁改良了燕肅指南車,但之後又失傳了。

1924年英國學者穆爾(Moule)發表了研究指南車的論文並根據《宋史》文獻記載給出了具體的復原方案,接着又有很多國內外學者研究。1937年王振鐸曾發表《指南車記里鼓車之考證及模製》,他改良穆爾的設計,並成功的製作出指南車模型。1971年王振鐸根據史書記載,複製馬鈞的「黃帝指南車」成功。

更多資訊 指南車發明人, 年代 ...
指南車發明人
年代 朝代·發明人 成果
?年 傳說時代·黃帝 無法證實
?年 西周·周公 無法證實
?年 漢·張衡 成功
235年 曹魏·馬鈞 成功
333年 後趙·魏猛、解飛 成功
417年 後秦·令狐生 成功
?年 後魏·郭善明
424年 後魏·馬岳
477年 劉宋·祖沖之[7] 成功
1107年 劉宋·索馭驎 成功
616年 唐·楊務廉
808年 唐·金公立 成功
1027年 宋·燕肅[8] 成功
1107年 宋·吳德仁[8] 成功
關閉

指南車的原理

Thumb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復原的指南車齒輪組。

指南車使用了差動齒輪裝置,或者稱加法機構差速器。其原理是當車輛直線行駛時左右兩車輪轉動角速度相等。差動機構沒有輸出。車輛轉彎時兩側車輪角速度不相等,這時差動機構輸出這個差值,驅動指示機構。

類似的裝置應用在現代汽車的差速器和工業上加工齒輪的專用設備插齒機以及滾齒機中。

相關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