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是一個方法論關於紀律化、系統化地對於寫作或口述的論說進行分析。雖然批判通常被理解為找出錯誤和否定性的論斷,[1] 但它可以包含優點的辨認,在哲學傳統中它同時代表一種力行懷疑的方法。[1] 當代對於批判的概念已經很大程度地受啟蒙時代影響,透過他們對偏見和權威的批判,與他們擁護在宗教和政治權威的自主與解脫。[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11月19日) |
「批判」一詞在唐宋時期已有使用,如司馬光的《進呈上官均奏乞尚書省札子》。而其術語化的歷史則承襲自法文,從古希臘文κριτική (kritikē)發展而來,意思是「判斷的官能」 也就是發覺人事物價值的能力。[2]
歷史沿用
《進呈上官均奏乞尚書省札子》:「所有都省常程文字,並只委左右丞一面批判,指揮施行。[3]
《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吏皆紛然賫抱案卷上廳,訴訟被告人等,環跪階下。 統 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內聽詞,曲直分明,並無分毫差錯。
《孽海花》第三五回:「讀過你范水判牘的,遇到關着姦情案件的批判,你格外來得風趣橫生,這是為着什麼來?」
《朱子語類》卷一:「而今說天有箇人在那裏批判罪惡,固不可;說道全無主之者,又不可。
《少林寺西堂法和塔銘》:「評論先代是非,批判未了公案。
《清史稿·選舉志一》:「令諸生有心得或疑義,逐條札記,呈助教批判,按期呈堂。」
《遲桂花》:「我對於我剛才所觸動的那一種自己的心情,更下了一個嚴正的批判。
在哲學中批判一詞的意思
哲學是批判性思想的應用,也是紀律化的實作去處理理論/實作的問題。在哲學文本中,例如法律或學術,批判大多受影響於康德的使用,他的意思是:對於人類的有效性與容限或一組哲學聲稱的映照性檢驗。這在現代哲學中被擴充去指涉一組系統化的探詢,去審問概念、理論、紀律的條件和後果;或是做為逼近或/且試圖去理解他們的有效性的限制。「批判性的觀點」,在這個概念下是教條觀點的反義。
康德是這樣寫的:
- 如果我們把一件事情當作是另一個客體觀念底下的事物,而這組成了某個原則去理解並決定它對此的一致性;那我們是教條式的去處理這個概念。當我們僅是把它當作對於認知官能的參照,因而轉向關於思考它的主體性的(主觀的)條件,而沒有輕易承諾去決定任何關於它客體的事情;如此,我們便單單只是批判地處理它。[4]
黑格爾擴張了這個詞的意思,它用來去意指某種系統性的審問,且能夠探詢教條、指示的邊界。 這樣的擴充,促使對社會的批判想法的形成,如馬克思的《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1859)。這是一本對當年經濟模型和時代的想法,在該書中所勾勒的想法,以及此後所興起的許多想法,都可以說是在此脈絡底下。 透過把批判當作新爭論的基礎,更進一步地批判就可以在事實得出之後再度被應用,也就是將該批判作為一個新的教條便可以開啟新的爭論,再度進行更深的批判,如此反覆。「批判」的概念是法律、美學和文學理論的基礎還有它們的實作,例如在寫作的分析和評估上,不論是寫實、音樂性或其他擴充的文字性作品。[5]
參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