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薩里烏什·扎莫厄斯基(波蘭語:Jan Sariusz Zamoyski,拉丁語:Ioannes Zamoyski de Zamoscie,[1]1542年3月19日—1605年6月3日),波蘭立陶宛聯邦貴族、政治家、軍隊統帥。自1576年起,扎莫厄斯基歷任王室書記官、王室次席大臣、王室總理大臣、波蘭王國大蓋特曼等重要職務。
蓋特曼 揚·扎莫厄斯基 Jan Zamoyski | |
---|---|
波蘭立陶宛聯邦王室總理大臣 | |
任期 1578年—1605年 | |
君主 | 斯特凡·巴托里 齊格蒙特三世 |
前任 | 彼得·杜寧·沃爾斯基 |
繼任 | 馬切伊·普斯特羅康斯基 |
波蘭王國大蓋特曼 | |
任期 1581年—1605年 | |
君主 | 斯特凡·巴托里 齊格蒙特三世 |
前任 | 米科瓦伊·米萊茨基 |
繼任 | 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542年3月19日 波蘭王國斯克庫夫卡 |
逝世 | 1605年6月3日 波蘭立陶宛聯邦扎莫希奇 | (63歲)
墓地 | 扎莫希奇主教座堂 |
國籍 | 波蘭 |
配偶 | 安娜·奧索林斯卡 克里斯蒂娜·拉齊維烏 格里塞爾達·巴托里 芭芭拉·塔諾夫斯卡 |
兒女 | 托馬什·扎莫厄斯基 |
父母 |
|
母校 | 帕多瓦大學 |
職業 | 貴族、政治家、軍事家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波蘭立陶宛聯邦 |
服役時間 | 1565年-1605年 |
參戰 | 波蘭王位繼承戰爭 (1587年–1588年)
|
扎莫厄斯基是齊格蒙特二世·奧古斯特與斯特凡·巴托里兩位國王的重要顧問,也是巴托里的王位繼承人齊格蒙特三世的主要反對者之一。他是當時最具才能的外交官和政治家之一,也是這一時期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重要政治人物。
生平
1542年3月19日,揚·扎莫厄斯基出生於波蘭王國的斯克庫夫卡,其父親為斯坦尼斯瓦夫·扎莫厄斯基,其母親為安娜·赫伯特(Anna Herburt)。[2]扎莫厄斯基幼年時曾在克拉斯內斯塔夫接受學校教育,但13歲時,他就被送往國外留學;1555年至1559年間,他在巴黎的王宮做僕從。[3]儘管這時他年齡尚小,但也參加了索邦大學和法蘭西公學院等學校的課程。[3]1559年,扎莫厄斯基短暫回國,隨後即前往斯特拉斯堡大學就讀,幾個月後轉往帕多瓦大學學習法律,並於1564年取得博士學位。[2][4]在此期間,他從歸正宗皈依為羅馬天主教。[4]
留學期間,扎莫厄斯基熱心大學事務,1563年,他被推選為法律系主任。[4]此外,他也撰寫了一本關於古羅馬政治體制的小冊子《羅馬元老院》(De senatu Romano)。[4]1565年,扎莫厄斯基回國,同時收到了威尼斯共和國參議院的表彰信。[4][5]
扎莫厄斯基回國後,起初在王室總理大臣處任職,隨即成為國王齊格蒙特二世的書記官。[5][6]1567年,他奉國王之命,率領特遣隊將斯塔澤霍夫斯齊家族(Starzechowscy)從他們非法佔據的王室土地上驅逐出去。[5]這一時期,他重新整理了總理府的檔案。[7]
1571年,扎莫厄斯基與安娜·奧索林斯卡(Anna Ossolińska)結婚,兩人育有一子,但他的妻子和幼子在1572年即逝世。[7]同年,雅蓋隆王朝絕嗣,在這一年的選舉瑟姆(波蘭立陶宛聯邦議會的特別會議)期間,他利用他的影響力推行「勇敢選擇」(viritim election),允許全體貴族在次年的國王選舉中投票。[8][9]然而,他的「少數服從多數」提案並未獲得通過,從而為未來自由否決權被濫用埋下了禍根。[8]他與米科瓦伊·謝尼茨基和謝羅尼姆·奧索林斯基等人同為了聯邦中下層貴族的代表人物,致力於通過「執行運動」改革國家,維持波蘭立陶宛聯邦以中小貴族為主體的憲政與議會體制。[9][10][11]他的政治主張在小貴族群體中頗受歡迎,因此他被譽為「貴族的護民官」[12] [13] 、「波蘭的格拉古」。[8]
在1573年的選舉中,扎莫厄斯基支持法國的亨利·德·瓦盧瓦。[14]所以,在亨利被選舉為國王后,他被派往法國,完成相關的儀式。[15]同時,他還出版了一本讚美新國王的小冊子,這使得扎莫厄斯基在亨利返回法國後喪失了顏面。[15]在接下來的國王選舉中,扎莫厄斯基堅定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及其候選人馬克西米利安,受到了廣大小貴族的歡迎,也為他重新贏回了聲望。[9][15]而在國王人選的問題上,他堅持聯邦的君主應由波蘭人擔任,最終促成了安娜·雅蓋隆卡與斯特凡·巴托里的聯姻。[9][16]
為感謝扎莫厄斯基在選舉中的支持,巴托里授予其王室次席大臣職位。[17]同年,但澤爆發叛亂,扎莫厄斯基支持巴托里平叛,為此贊助了一支參與平叛的騎兵隊伍,並多次參加近戰。[5][18]1577年,扎莫厄斯基與大貴族米科瓦伊·拉齊維烏的女兒克里斯蒂娜·拉齊維烏(Krystyna Radziwiłł)結婚,從而成為立陶宛勢力最強大的家族拉齊維烏家族的堅定盟友。[19]1578年,他被擢升為王室總理大臣。[5][9][19]同一年,詩人揚·科哈諾夫斯基為其創作了波蘭歷史上第一部悲劇《希臘使節之簡報》(Odprawa Posłów Greckich)。[19]
扎莫厄斯基參與了1579年至1581年間對俄戰爭的準備工作,組織了400[5]或600[20]名僱傭兵。儘管他此前既沒有軍事背景,也缺乏軍事經驗,但在這一時期,他逐漸對軍事產生濃厚興趣,開始學習軍事知識,事實也證明他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5][21]在巴托里的支持下,扎莫厄斯基開始承擔一些波蘭王國大蓋特曼的職責,特別是在時任大蓋特曼米科瓦伊·米萊茨基因故不能履職時。[22]雖然並沒有直接參戰,但他為戰爭提供持續的政治支持。[23]1580年,扎莫厄斯基又遭逢悲劇,這一年,他的妻子和剛出生的孩子因分娩而死,使其一度意志消沉。[23]
當年晚些時候,他相繼率軍攻克了韋利日[22]、扎沃盧奇[24][25]等地,並參與了對大盧基的圍困。[26]1581年8月11日,扎莫厄斯基被提名為波蘭王國大蓋特曼,雖然這次提名在當時並沒有什麼爭議,但在程序上則是不合法的。[24]之後,他隨即參加了漫長的普斯科夫圍城戰,直到次年參戰雙方簽訂《亞姆-扎波爾斯基停戰協定》而告終。[27]雖然扎莫厄斯基未能佔領普斯科夫,但他通過圍城戰大量消耗了俄羅斯的資源,而持續不斷的圍困也是停戰協定得以簽訂的主要原因,這對波蘭而言非常有利。[27]
1583年6月,扎莫厄斯基與國王巴托里的親屬格里塞爾達·巴托里(Gryzelda Batory)結婚。[28]1584年5月,扎莫厄斯基的手下逮捕了早已因叛國罪、謀殺罪而被判處死刑的貴族塞繆爾·茲博羅夫斯基,不久之後,在巴托里的同意下,茲博羅夫斯基被處決。[29][30]這次事件被視為君主與貴族之間的政治衝突,自1585年起長期影響波蘭政治局勢。[29][30][31]
1586年,巴托里逝世,扎莫厄斯基支持齊格蒙特三世繼位,在內戰中與哈布斯堡王朝大公馬克西米利安三世的支持者對抗。[32]齊格蒙特的支持者團結在扎莫厄斯基周圍,而馬克西米利安則得到了茲博羅夫斯基家族的支持。[33]扎莫厄斯基成功保衛了克拉科夫[32],並在1588年的貝奇納戰役中擊潰了哈布斯堡軍隊,馬克西米利安也在是次戰役中被俘虜。[34]後世的歷史學家斯瓦沃米爾·萊希涅夫斯基(Sławomir Leśniewski)盛讚這場戰役為「波蘭歷史和扎莫厄斯基軍事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場戰役」。[35]1589年,戰爭雙方簽訂《比托姆和本津條約》,馬克西米利安被迫放棄對波蘭王位的要求。[35]那一年(1589年)稍晚,扎莫厄斯基提出了關於改革波蘭王位選舉制度的方案,但未能獲得眾議院通過。[35]他還提出了另外一項建議,即當現任國王去世且無子嗣時,只有具有斯拉夫血統的人可以繼承王位。這項建議為波蘭、莫斯科、波西米亞等宗教信仰差異較大的斯拉夫國家間的聯合提供了可能性。事實上,它是對親哈布斯堡政策的一種迂迴而笨拙的反制。[36]
1589年起,扎莫厄斯基試圖強化東南邊境的防禦措施,抵禦韃靼人入侵,但成效不彰。[37]為應對這一地區的局勢,他制定了一套方案,將摩爾達維亞設為聯邦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的緩衝區,以保障東南區域的軍事安全,結果導致曠日持久的摩爾達維亞權貴戰爭。[38][39]
與此同時,在內政方面,齊格蒙特三世統治初期,曾堅定支持國王的扎莫厄斯基與國王漸生齟齬。齊格蒙特三世即位後,迅速與曾敵對的哈布斯堡王朝結盟,令大臣們非常不滿。[40]當時,齊格蒙特正考慮將波蘭王位讓給哈布斯堡家族,以換取對其瑞典王位宣稱權的支持,扎莫厄斯基尤其反對這種做法。[41]新國王畏懼總理大臣的權力,想要解除其職務,但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法律不允許他這麼做。於是他退而求其次,想要讓扎莫厄斯基接任克拉科夫省總督,但按照當時的規定,總督與王室總理大臣不可兼任,因此扎莫厄斯基拒絕了這一提議。[35]1590年至1591年間,國王與總理大臣的矛盾達到極點。[42]1591年眾議院會議期間,二人甚至發生了公開的爭吵,最終以國王衝出議場告終。[43]儘管二人關係緊張,但無論是國王,還是總理大臣,都不想發動內戰;爭吵過後,扎莫厄斯基即向國王齊格蒙特三世公開道歉,但二人的關係依然緊張,直到扎莫厄斯基逝世。[43][nb 1]
1594年,韃靼人再次進犯南部邊境,扎莫厄斯基未能成功抵擋攻勢。[38]次年,他率軍在楚措拉戰勝了奧斯曼與克里米亞汗國的聯軍,並幫助耶雷米亞·莫維勒奪得摩爾達維亞大公之位。[38]1600年,他又與統一了瓦拉幾亞、特蘭西瓦尼亞和摩爾達維亞三國的勇敢者米哈伊作戰[45],在布科夫擊敗了米哈伊的軍隊,並復立耶雷米亞[45],同時扶植其弟西蒙·莫維勒為瓦拉幾亞大公,從而將聯邦的影響力擴展到多瑙河中游。[46]
1600年至1601年間,扎莫厄斯基參與了波瑞戰爭,指揮利沃尼亞的聯邦軍隊。[47]儘管扎莫厄斯基對此次戰爭抱持反對態度,但他仍然盡力作戰。[48]1600年,他從瑞典人手中奪回一些要塞,隨後又相繼佔領了沃爾馬(今拉脫維亞瓦爾米耶拉)[47]、菲林(今愛沙尼亞維爾揚迪)、魏森斯坦(今愛沙尼亞派德)等地。[49]但長期的戰事已經對他的健康造成了損害,因此他被迫放棄了指揮權。[49]
在1603年的眾議院會議中,針對國王齊格蒙特三世發起的政府改革與強化王權方案,扎莫厄斯基領導反對派進行堅決抵制。[9][50]他同時也反對齊格蒙特趁亂進攻俄羅斯的計劃。[51]在1605年1月的眾議院會議期間,他與齊格蒙特再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發生衝突。[52]
影響
扎莫厄斯基是波蘭歷史上極為著名的人物。希蒙·斯塔羅沃爾斯基、尤利安·烏爾辛·涅姆采維奇等藝術家以及斯坦尼斯瓦夫·斯塔西奇、斯坦尼斯瓦夫·塔爾諾夫斯基、阿爾圖爾·希利溫斯基等歷史學家都讚揚過他。[54]但也有部分人對其持批判態度,如胡戈·科萬塔伊、尤瑟夫·舒伊斯基、米哈烏·博布任斯基等。[54]總體上來說,波蘭史學界和文化界中扎莫厄斯基的形象大多是正面的,歷史學家雅努什·塔茲比爾甚至稱,扎莫厄斯基逝世後比在世時更加輝煌。[54]為扎莫厄斯基作傳的斯瓦沃米爾·萊希涅夫斯基則總結道,儘管存在爭議,但扎莫厄斯基毫無疑問是波蘭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54]
扎莫厄斯基也是多幅畫作的主角,其中最著名的是揚·馬特伊科所繪的《斯卡爾加講道》[55] 和《在普斯科夫的巴托里》。[56]
扎莫厄斯基曾同時擔任王室總理大臣和大蓋特曼,是那一時期波蘭立陶宛聯邦最有權勢的人之一[24],負責聯邦的大部分內政和外交政策。[9]後世廣泛認為他是波蘭歷史上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9]
儘管扎莫厄斯基的軍事生涯始於機緣巧合,但他也被人們視為波蘭歷史上最有成就的軍事指揮官之一。[49][57]在戰術上,他偏好圍攻、側翼機動、保存實力,同時將西歐的防禦工事和大炮投入作戰當中。[49]與俄羅斯的戰爭表明他精於圍城戰,後來的戰役則證明他同樣擅長開闊戰場作戰。[58]
扎莫厄斯基一生積累了巨量財富,17世紀初,其地產收入達20萬茲羅提。[59]他擁有的土地多達6,445平方公里(2,488平方英里),包括11個城鎮和200多個村莊。[9]此外,他還負責管理由聯邦王室所有的十幾個城市和600多個村莊。[60]由其所有和管理的土地面積總計17,000平方公里(6,600平方英里),包括23個城鎮、816個村莊。[60]扎莫厄斯基支持他所持有的土地的經濟發展,將大量資金用於邊疆殖民,並鼓勵鋸木、釀酒、磨坊、製鐵、玻璃等行業的發展。[61]
1580年,扎莫厄斯基下令建造扎莫希奇城,以作為其領地的首府。這座城市由意大利建築師貝爾南多·莫蘭多依據文藝復興時期「理想城市」(citta ideale)的標準設計。[62]1595年,他在扎莫希奇建立了扎莫厄斯基學院,是為波蘭第三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63]此外,他還建立了沙爾霍羅德、切爾尼夫齊、布沙、亞斯納格魯德(Jasnogród)四座城鎮。[64]
扎莫厄斯基還擁有一座圖書館,藏書眾多,同時贊助了許多藝術家、文學家,包括揚·科哈諾夫斯基、西蒙·西蒙諾維奇、約阿希姆·別爾斯基等。[64]
扎莫厄斯基對待宗教並不虔誠,他由新教改宗天主教主要是出於實用。[65]萊希涅夫斯基指出,扎莫厄斯基行事經常受到其個人貪慾影響,例如其在但澤叛亂期間對叛軍的寬大處理態度,以及在1577年至1578年間的談判中同意格奧爾格·腓特烈一世的方案,都有可能受到賄賂或其他種類的利益輸送的影響。[66]另外,扎莫厄斯基在貝奇納戰役勝利後公開要求給予獎賞,並試圖在《比托姆和本津條約》中添加一篇支持他的文章。[67]萊希涅夫斯基進一步批判性地指出,隨着政治上的成功,扎莫厄斯基的一些性格缺陷,例如利己、傲慢,開始顯現。[19]此外,他對比自己弱的人毫不留情。[59]與此同時,他受到對手的尊敬,被認為是一位聰明而狡猾的戰略家和戰術家,也是一位頗受歡迎的政治領袖。[8]值得一提的是,扎莫厄斯基高度重視國家利益,在與齊格蒙特三世的矛盾激化後,他沒有因為矛盾而發動內戰。[43]
參見
- 摩爾達維亞權貴戰爭
- 扎莫厄斯基學院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