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主義孫中山1925年3月去世後以戴季陶為首的國民黨右派對三民主義的闡釋。[1]

內容

1925年4月至7月間,他發表了《孫文主義文哲學基礎的演講詞》、《民生哲學系統表並說明》、《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等,對三民主義進行闡釋。[2]戴季陶本人使用「純粹三民主義」一詞。在1925年5月廣州所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戴季陶提出要確定國民黨之「最高原則」。[3]戴季陶提出了「三、三、一」的理論系統,即「三達德」(「智、仁、勇」)、「三達道」(「民族、民權、民生」)和「誠」(「決心」)。[4]戴季陶主張,三民主義就是繼承仁慈忠孝、繼承堯舜禹湯周孔的道統,國民黨的宗旨是「發揚光大這種中國文化」,他又提出「民生哲學」或「民生主義」,反對階級鬥爭。[3]

有學者認為戴季陶主義融合了「佛教民族主義[5]保守民族主義的內容。[6] 經過戴季陶、蔣介石的闡釋,三民主義出體現文化民族主義、文化保守主義特徵。[7]

評價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瞿秋白、陳獨秀對戴季陶主義持負面態度。[8]

戴季陶主義引起了國民黨右派的共鳴,為1927年的「清黨」奠定了理論基礎。[9]

中國共產黨在1926年末曾有一漫畫,畫中孫中山站在孔廟與世界公園之間,批語「孫(中山)本應在世界公園,戴(季陶)卻想要他在孔廟」。[10]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